正文 第6章 在戰勝病魔的日子裏(1 / 2)

為了戰勝病魔,王瑛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一次一次地抽胸水使她痛苦不堪,一次一次地輸液使她血管萎縮,一次一次地化療使她頭發脫落,麵對這難以忍受的一切,她從來不吭一聲。自從她化療以來,身邊的工作人員最怕和她一起吃飯,她吃了就吐,吐了再吃。每次看她吃飯那痛苦的樣子,都忍不住要流眼淚。

王瑛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陽光的人。在她最絕望的時候,生命的本能爆發出一種神奇的力量,給她以巨大的精神支撐。

生病以後,由於長時間的吃藥、化療,她的臉色變黑,嘴唇變紫,麵部浮腫,為了不讓別人看出這種變化,每天上班前,她總是認真地“打扮”一番。她隨身攜帶的包裏有三件必不可少的東西:止痛藥、化妝筆、口香糖。每當疼痛難忍的時候她就悄悄地服上幾粒止痛藥,每當劇烈咳嗽的時候她就咀嚼口香糖,每當氣色不好的時候,她總是躲在不被人發現的地方塗上胭脂和口紅,她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親人免去擔心,她不想把憂傷和痛苦帶給別人。

生命的最後階段,王瑛每完成一個簡單的生活動作都非常吃力,但她仍然堅持上班。她的辦公室在4層,一步一歇,一步一喘,爬樓非常艱難。她拒絕身邊工作人員的攙扶,堅持扶著欄杆一步一步地向上挪。每看到這種場景,大家心裏很難受,走在她身後的人自覺地放慢腳步,慢慢跟她走,從不超越她。因為大家知道她,了解她,她是一個無比剛強的人,任何憐憫對於她來說都是失敬。

2008年春節後,王瑛的病情開始惡化,她常常念叨欠親人的太多太多。每當看到母親用那顫抖的雙手給她揉腿的時候,她就擔心自己走了媽會不會跟著倒下;每當看到丈夫用傷殘的手艱難地拖地的時候,她就擔心自己走後誰來照顧他的生活;王瑛最放心不下的是兒子,他還沒有成年,還需要媽媽的嗬護。“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她再也不能聽這首自己曾經喜歡過的流行歌曲,這裏的每一個音符都撥動著她痛苦的心弦。

2006年暑假,在外地讀書的兒子從學校回來了,那時,王瑛剛剛做了化療,身體非常虛弱,頭發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她不想告訴兒子病情真相,小心地處理好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生怕兒子從中看出破綻。和兒子在一起的時候,她手裏總是拿著一塊毛巾,裝作很熱的樣子不停地擦汗,不為人知地把掉落的頭發卷在毛巾裏順勢藏到口袋裏。平時生活很講究的她,那個暑假她堅持不洗頭,直到兒子返校後才去理發,理發師給她洗頭時驚異地發現,她的頭發已經大麵積脫落,所剩無幾,是汗水把脫發黏在了頭皮上。

2007年暑假,張然從學校回到家裏,看到兒子長高了,長胖了,從外表看,真的像一個男子漢了,王瑛感到很欣慰。知子莫如母,王瑛最懂她的兒子,他是在一帆風順的環境裏成長起來的,依賴性強,承壓力差。自己的病已經瞞他整整一年了,還能瞞多久?或者永遠瞞下去?王瑛和丈夫商量後決定,把實情告訴張然,他作為兒子,作為男子漢,應該承受也必須承受這個現實。讓王瑛意想不到的是,兒子得知她的病情後,表現得很從容,也很堅強。這是王瑛最最擔心的事情,兒子表現得越堅強,說明他的心裏越痛苦,兒子是個性格內向的孩子,什麼事情總是埋在心裏。

2008年暑假,兒子放假回來,王瑛深知自己陪兒子的時日不多了,她一連兩個周末回家,親自下廚給兒子做好吃的。兒子受寵有加,摟著媽媽的脖子說,這是他和媽媽單獨相處最長的一次,是一生中最難忘的幸福時光。

難得的相見是那麼短暫,送兒子返校的那天,家裏的氛圍格外沉悶,王瑛在房間裏給兒子收拾行裝,不讓任何人幫忙。她在兒子的行囊裏裝了兩雙拖鞋,一雙是夏天穿的,一雙是冬天穿的。臨行前,交代兒子說,換季的衣物都給你帶齊了,放寒假就不要再回來了,好好念書。兒子並不知道媽媽的良苦用心,反倒覺得媽媽有點不近情理了。王瑛一邊給兒子收拾行囊,一邊悄悄地流淚。她多想讓兒子留在身邊啊,送自己走完這生命的最後一程!兒子這一走說不定就是母子倆的訣別,這份親情如何才能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