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裏根畢生的政治生涯中,南希從沒有給裏根施加過壓力,督促他做這做那。恰恰相反,南希是裏根的“刹車”,她時刻提醒裏根做事要謹慎。
——裏根總統的助手 迪弗
2004年6月5日,美國總統裏根去世,最悲傷的莫過於他的妻子南希。總統與夫人的愛情細致入微,在他們結婚26年的時候,裏根寫給南希一封信:“你知否當你熟睡時,你蜷曲的拳頭就放在頦下,很多個黎明破曉的清晨,我就躺在你身邊看你。我怕弄醒你,但又不禁輕輕地撫摸你。”南希究竟是什麼樣的女人值得一個總統這麼柔情蜜意地疼愛?南希和裏根的好友迪弗在《南希:和南希·裏根一起的歲月畫像》裏說,南希的人生目標並非“擁有一次成功幸福的婚姻”。在她的催促下,裏根才決定踏入美國政壇。南希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父母離異的心理陰影
對南希來說,她的幼年生活並不十分幸福,因為她過早地體會家庭的破碎。1921年7月6日,南希出生,在這時候她的父母關係就開始出現裂痕。母親生下她的時候,父親肯尼思·羅賓斯並沒有看過她們母女倆。
在南希作為第一夫人開始回憶她與丈夫裏根相遇的時候說:“自從我認識他,我就開始了新的生命。”也許對於南希來說,一個完整的家庭才真正十分重要。南希出生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個醫生來照顧她。《南希外傳》作者基蒂·凱利(被稱為美國上流世界的禍害,因為她敢於揭露富人和名人的醜事)曾收到聯邦調查局的電話,隻是詢問在作者的書裏是否會提到南希的母親伊迪絲·戴維斯。基蒂發現南希偽造了出生證明,在南希與父親斷絕關係之後,南希依舊堅持父親是“出生在一個富有家庭的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生”。然而,這樣的一個事實改變不了,南希的父母在她出生不久後就離婚了,而她出生的時候醫生對她的母親說,南希的一隻眼睛或許會瞎掉。在母親的堅持下,醫生保證了南希擁有正常人的眼睛,但是多年後,她的臉上卻留下了一道疤痕。
南希的父母在她出生的時候住在紐約市昆斯區弗拉辛的貧民窟裏,他們在靠近鐵路阿米蒂街上租了兩層板房中的一層。她的母親是紐約劇壇上的一名女演員,生下南希後,她又重新開始演戲。但是帶著孩子演出很困難,所以她把南希寄養在南希的姨媽那裏。
幼年時期的南希因為父母婚姻的關係,和父親關係疏遠。南希的母親也並非一流的女演員,她很嫉妒那些能賺更多錢的演員們。後來南希的母親遇到了一個叫作洛耶·戴維斯的醫生並和他相處,她把接觸到的人推薦給戴維斯來治療。拋去他們之間複雜的感情糾紛不論,最終的結果是,這位醫生和他的前妻離婚,後與南希的母親結婚,南希的父親和南希的母親離婚後很快也再婚。南希的親生父親在南希20歲前經常來看望她。
在南希14歲的時候,繼父才正式收養南希為女兒。幼年的生活對於小南希來說影響很大,因此尋覓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對她來說非常重要。在南希成長的過程中,她試圖不去回憶她悲慘的幼年經曆。在她成為第一夫人後,她試圖去掩蓋她過去的生活。
南希在姨媽的住處居住了將近5年。“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小的房子裏,今天我能夠說出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很多年以後她的姨媽弗吉尼亞說道。
對於南希來說,幼年生活也並非完全都是黑暗的,南希雖然沒有在正常家庭中長大,但是在寄養時間裏,她和她的姨夫、姨媽、表姐夏洛特生活在一起,且她們對她很好。雖然她本人不願提起,她的父親肯尼思·羅賓斯和她的母親經常來看望南希。
教育與演藝生涯
1925年,南希·羅賓斯坐著姐姐的校車上學前班,開始了她的學習生涯。她第一年的學費是她的姨夫給交的,在接下來的時光裏,她的母親繼續為她交學費,希望南希能上一所華盛頓最好的學校。在學校的生活中,南希並不起眼,很多她的幼年同學記不起有她這麼一個同學。那時候南希是一個胖嘟嘟的小女孩,有一雙棕色憂鬱的眼睛,喜歡安靜地玩她的布娃娃。每到周六,她的舅舅來看望她,都會給她帶來她最喜歡的巧克力。
1929—1933年期間,美國經濟處於大蕭條時期,南希的家庭也並不富裕。南希中學在芝加哥拉丁語學校就讀,1939年畢業。她大學在麻省的史密斯學院(世界上最大的文科女生寄宿學院,以大常青藤聯合會而著稱的七所名牌姐妹學校之一)就讀,主修英語文學及戲劇,1943年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