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移鎮?撝藎?椅浯故?(2)(1 / 3)

大曆九年(774)二月,郭子儀入朝,代宗在延英殿接見了他,與他談起了吐蕃強盛,西邊不安的事,深為憂慮。郭子儀立即給皇上寫了一本奏章,他首先彙報了西北邊境的防禦情況,並且指出。朔方是國家的北門,西麵防禦吐蕃等部族的侵略,北麵抵抗回紇等部族的騷擾,五個要塞相距三千多裏。開元、天寶年間有戰士十萬,戰馬三萬匹,也不過隻夠抵擋一個角落。自從先帝在靈武即位,朔方的將士都跟著您東征西討,沒有一年安定過。前些時候,又因仆固懷恩叛亂,死傷消耗,損失了三分之一,和天寶時相比,兵力隻有十分之一。現在吐蕃已吞並了河州、隴州,聯合羌、渾的人馬,每年深入到京郊,勢力超過我們十倍。在這種情況下,想與吐蕃爭奪勝利很不容易。近來,敵人入侵,號稱四節度使,各率一萬人,每人有好馬數匹。而我統領的軍隊,人數不及敵人的四分之一,馬匹不及敵人的百分之二,而且都存在著畏懼心理。在這種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怎樣才能變劣勢為優勢,保障邊境安全呢?郭子儀認為唐軍的劣勢,不隻是數量不足,還在於對軍隊選拔不精,訓練不好,進退步調不一,軍威不振,戰線太長,兵力分散。因此,他向皇上建議,從各道兵馬中挑選精兵五萬,沿西北邊境駐防,就一定能取得製勝權。他進一步提出了具體的辦法:河南、河北、江淮一帶大鎮有兵數萬,小的也有數千,而且供養缺乏,現在從他們中挑選一批精兵,調入關中,加以整編,嚴格訓練,就能攻必取,守必全。這一計劃如果能夠實現,不僅能增強西北邊境的防禦力量,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麵,還能夠削弱各鎮的割據勢力。這確實是一個具有遠見的保障國家安全的計劃。四月,郭子儀由京城返回邠州時,再次向代宗談到西北邊防的事,以至涕淚交流。當時由於成德李寶臣、盧龍李懷仙與淄青李正已、曲南東道梁崇義等各擁強兵,割據抗命,郭子儀挑選精兵的計劃無法實行。大曆九年(774)二月,郭子儀奉命回朝述職。代宗在延英殿單獨召見了郭子儀,在談到吐蕃強盛,屢次犯邊的危機時,君臣二人禁不住慷慨激昂,隨後郭子儀回府立即起草奏章,就邊境問題向代宗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時的郭子儀已經78歲了,他向代宗陳述自己已經衰老,請求退職回家。代宗答複說:我還需要依靠你,你現在怎麼能離開呢?就這樣,近八十歲高齡的郭子儀仍舊駐守在唐朝的邊疆,忠誠地保衛著大唐的每一寸國土。

大曆十年(775)十二月,回紇一千餘騎兵進犯夏州(今陝西靖邊),被唐軍守將擊敗。駐守鄰州的郭子儀得到軍報後,立即派出三千精騎前往增援,回紇騎兵聞風而逃。大曆十二年(777)九月,吐蕃軍八萬從原州(治今寧夏固原)北攻破方渠(今陝西環縣),侵入拔穀。郭子儀命李懷光領兵前往援救,吐蕃退走。十月,吐蕃軍又進攻長武城(今陝西長武西北),郭子儀派兵抵禦,打退了吐蕃。大曆十三年(778)三月,回紇使者回國途經河中時,留守河中的朔方將士早已對回紇兵的驕橫忍無可忍,於是就將回紇使者的輜重財物扣留,雙方發生了械鬥。作為報複,回紇兵在河中城內大肆搶劫財物。鑒於回紇兵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擾亂了邊境百姓的正常生活,郭子儀上奏代宗,請求派邠州刺史渾堿率兵前往河東方向駐防,與黃河西岸的夏州方向構成掎角之勢,以抵禦回紇騎兵的侵擾。隨後隨著唐軍不斷增加兵力,回紇軍見唐軍防守嚴密,無機可乘,才逐漸北撤回國。大曆十三年(778)秋,吐蕃又三次入侵,都被郭子儀派兵擊退。郭子儀鎮守邠州已經長達十一年,雖然朔方兵力不及吐蕃的四分之一,吐蕃幾乎每年秋季都率兵進犯,既掠奪牲畜財物,又搶收糧食,但每次都被郭子儀擊敗。關中大多數地區因此免遭蹂躪,京城得以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