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州都督府那座古樸而莊嚴的府邸裏,李瑗正端坐在書房的案前,眉頭緊鎖,手中緊握著一封密信。信上,用急促的筆跡寫著李孝常起兵造反的消息,這讓身為唐朝宗室、大臣兼將領的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德這可如何是好?”李瑗喃喃自語,他的眼神在昏黃的燭光下顯得格外複雜。他深知,自己身為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曾孫,肩上的責任重大。而今,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兩難境地。

“大人,您還在為這事兒煩惱嗎?”這時,一位幕僚匆匆走進書房,神色凝重。他名叫張慎言,是李瑗的心腹,一直以來都為他出謀劃策。

“慎言啊,你可有良策?”李瑗抬頭望向張慎言,眼中滿是期待。

張慎言微微沉吟,道:“大人,您身為宗室子弟,此刻處境確實微妙。李孝常起兵,勢必會牽連眾多,而崔免大人……雖然曾救過您的命,但此刻他的立場卻讓您陷入了兩難。”

“是啊,我何嚐不知。”李瑗歎了口氣,繼續道,“崔免救我一命,我自然感激不盡。但身為宗室,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唐的江山社稷毀於一旦。”

“大人所言極是。”張慎言點頭讚同,“但此刻,我們不宜輕舉妄動。李孝常的勢力尚未完全明朗,而朝廷方麵也必有後手。大人若此時進京,恐會卷入不必要的紛爭之中。”

“那你的意思……”李瑗試探性地問道。

“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張慎言斬釘截鐵地說,“這樣一來,我們既可以避免得罪任何一方,又能保持自己的實力,等待最佳時機。”

李瑗聞言,眉頭漸漸舒展。他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保持實力,等待時機,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好!就依你之計,按兵不動,兩不得罪。”李瑗一拍案幾,神色堅定。

張慎言見狀,心中暗自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的建議得到了李瑗的認可,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大人英明!”張慎言躬身行禮,語氣中帶著一絲敬佩。

“慎言啊,多虧有你。”李瑗站起身來,拍了拍張慎言的肩膀,“以後,還要多靠你為我出謀劃策啊。”

“大人放心,慎言定當竭盡全力。”張慎言恭敬地回答。

就這樣,在幕僚張慎言的建議之下,李瑗做出了按兵不動的決定。

...............................................

在涼州都督府那座巍峨的府邸內,李孝恭正端坐在書房中,手中緊握著一封密信,臉上滿是凝重之色。信上,用急促的筆跡寫著李孝常起兵造反的消息,這讓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這……這怎麼可能?”李孝恭喃喃自語,眼中滿是震驚與不信。他深知李孝常此人,雖然野心勃勃,但一向行事謹慎,怎會突然起兵造反?

就在這時,書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親兵推門而入,神色慌張地稟報道:“大人,不好了!涼州城中的大唐宗室子弟們得知了李孝常起兵的消息,紛紛前來請求您出兵,共圍剿京城之中的崔賊!”

“什麼?”李孝恭聞言,猛地站起身來,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他們現在何處?”

“正在府外等候。”親兵回答道。

李孝恭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然後大步流星地走出書房,來到府門前。隻見門外,已經聚集了數十名大唐宗室子弟,他們一個個神情激昂,眼中閃爍著對李孝恭的期待與信任。

“諸位請起。”李孝恭拱手道,“本官深知你們的心意,但此事重大,容本官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