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真正的大智大勇未必要大肆張揚,賣弄聰明,不是徒有其表而要看實力。具有大智慧的人,看起來反倒如同糊塗人,其實不是真糊塗而是假糊塗,這就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的人給人的印象是:寬厚敦和,平易近人,不露鋒芒,甚至有點木訥和傻氣。其實在若愚的背後,隱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

糊塗一下也無妨

糊塗是一種心態,一種做人的智慧。世上許多事,本沒有搞那麼清楚的必要,得過且過,偶爾糊塗幾下又有什麼大礙呢?

人們一向認為混沌就是世界的本源。在東方,中國有盤古開辟天地之說,有誇父身化萬物之說,說明世界原本是混沌一片,無所謂天與地,亦無所謂有真假;現代科學也論證了,最初的地球上沒有空氣與生命,最原始的生命體在雷電中產生,在海洋中生存發展,爾後才進化成現在這樣的大千世界。

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從混沌空間走向明晰和精確:數字邏輯的嚴密、物理化學的縝密實驗和論證、儀器儀表的精確完美。但是就在這精確與嚴密中,人們發現了人生的蒼白與無奈,連人也成了一部精確的機器,凡事斤斤計較,凡事追求因果必然。

一切都清楚明白使事實反而更加蒼白無力,霧裏看花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在藝術審美中,所謂的神秘和空靈,所謂的盡在不言中,所謂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正是模糊朦朧產生的巨大效果。

追求精確是沒有止境的,研究物質組成,人們發現了分子;深究分子組成,又發現了原子;分析原子結構,又發現了電子和原子核,今後還會有人繼續研究下去,但世界的無極與太極,使人們猶如聞到香味而去追尋黃油一樣,無休止地追求下去,但每前進一步都將顯得更艱難和代價的昂貴,人們如一架精密儀器在為了尋求準確而工作。

但是,什麼是精確本身就很模糊,人們認識到精確的無限,於是轉而研究模糊,這反映了人類認知過程的巨大轉變和飛躍。混沌學、模糊理論產生了。人們高興地發現,精確遠不如模糊更符合事物的本原。而且這門科學亦開始應用於洗衣機、電腦信息產業等領域,前景廣闊。

由此可見,人類的總體認知過程,包括世界本身恰似一螺旋:從混沌開始,歸於混沌,中間走過了數字和精確。科學正返璞歸真。

天道人事,從終極意義而言,無不歸於混沌,歸於糊塗。

自清朝文壇奇人鄭板橋寫下難得糊塗這一千古不朽的四字之後,難得糊塗便成了許多人的人生箴言、座右銘和行動指南。

曆史發展到今天,呈現出紛繁複雜、變幻萬千的萬花筒般的景象,在這樣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裏,很多人處在事業未竟的悲哀、愛情失敗的痛苦、人際關係複雜的苦惱與管理頭緒的混亂之中,世界雖未走到盡頭,但失望、沮喪的情緒卻籠罩了這個紛亂的世界,於是乎,難得糊塗的書法作品四海泛濫,糊塗的學問五洲尊奉。然而對於糊塗學這一古老的命題闡釋,正可謂百家爭鳴、各有千秋。

其實,糊塗學並非神秘的高深莫測的學問,可以說,它是人生隨處可見的學問,回望我們祖先所創造的燦爛的傳統文化,他們早已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困惑,提供了各有側重而又相互貫通的答案。

儒家說:限我是糊塗。

道家說:無我是糊塗。

佛家說:忘我是糊塗。

兵家說:勝我是糊塗。

每個人對於糊塗,都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也會悟到不同的真諦。

糊塗是大智若愚、寬懷忍讓;是大勇若怯,以柔克剛;是處事不悖,達觀權變;是外亂內整,內精外純;是有所不為,而後有為;是寵辱不驚,是非心外;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寬容忍讓,不計前嫌;是不為物喜,不為己悲;是樂天知命,順應自然;是淡泊名利,知足常樂;是與世無爭,寧靜致遠;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是保靜養神,清心寡欲;是沉默是金,寡言鮮過;是謗我容之,侮我化之……

難得糊塗,人才會清醒,才會清靜,才會有大氣度,才會有寬容之心。說到這裏,你總會明白了吧?我們說的難得糊塗就是不糊塗。所以,難得糊塗也是為人低調生存的一種藝術。

不要死盯對方的缺點不放

難得糊塗是一種為人之道,也是對生活所持的一種人生態度。現實生活中,凡事都去斤斤計較,凡事都要弄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凡事都要一是一,二是二。長此以往,這樣做人就會感覺很累,就會深陷這煩惱人生中而不能自拔的。與其焦頭爛額、身心疲憊,還不如中用一種難得糊塗的思維方式來坦然麵對。

人們都有這樣的毛病,在戀愛的時候總覺得對方的一切都是優點,一切都是獨特的。瘦了那叫苗條,胖了那叫豐滿,臉上長了一個小斑點,那叫美人痣。難怪有人說,戀愛中的人都是糊塗的。那麼婚後就不一樣了,日子越長,對方的缺點、錯誤也就暴露的越多了。原來自己魂牽夢繞的人躺在身邊不停地說著夢話,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皮膚越來越粗糙。最受不了的是整天嘮嘮叨叨,囉裏囉唆,反正怎麼看都不順眼,於是乎一場戰爭一觸即發。其實自己可能也在對方心中大打折扣,如果對方從不說你的不是,那是對方懂得難得糊塗的道理。什麼叫性格不合,什麼叫沒有基礎,早幹嘛呢,其實,就是彼此之間抓著對方的辮子不放,最後相持不下。這時,如用能像婚前那樣,以難得糊塗的方式來經營家庭,一定會幸福。

經營家庭如此,經營事業也是一樣的。有一位中學老師,他帶的班級年年都被評為優秀班級,他個人也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青年教師。在記者采訪時他說,老師誰不想自己的學生十全十美呀,可哪裏有這樣的學生呢?孩子總是在不停的奔跑,不停的犯錯誤。這時,你不能抓住他們的小辮子不放,天天這樣,不氣死也給累死了。有的老師說人家做生意的叫開門見喜,我們叫開門見氣。如果你還未進教室就有同學跑來告訴你紅墨水瓶翻了,教室講台上一塌糊塗;或者你還沒進教室門有的學生告訴你班裏有好幾個調皮正在校長室裏告你狀,這時,你一定要沉住氣。更為關鍵的是你不能因為這次犯錯就讓他們萬劫不複。不要馬上發火,靜默十秒種,對你和學生都有益處。不能一看見調皮的、成績差的就氣不打一處來,不能隻盯著他們的短處和缺陷。不能把學生的不足、無能在全班抖露,這樣你就是用好心害了他們。對於學生的缺點我們應抱著難得糊塗的態度,不是不要他們改正缺點,而是為了徹底解決。任何一個人都應是揚長避短,隻有充分發展了自己的長處之後,才能有力量彌補自己的不足。你對一位長跑拿了冠軍的學生說:把這種精神放在學習上,你一定也會得第一。他聽了會信心倍增。難得糊塗應是把學生的閃光點看得清清白白,無限誇大,讓星星之火燎原。而對學生的缺點模糊一下,弱化一下,容忍一下,他們何嚐不知自己的不足呢?

看來,難得糊塗是大智若愚,是對小恩小怨的不執著,不計較,是性存忠厚,是對弱小的體恤寬容,是一種良好的道德修養。觀世人,多對人斤斤計較,對別人的缺點用放大鏡來看,連毛孔組細都瞧得個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於自己,卻是糊裏糊塗,從不曾拿個照妖鏡來照照自己又是何方神聖,這是人性的弱點,若世人都能換個視角,對自己多檢點,對別人難得糊塗,從此天下太平矣!當然,這種難得糊塗是用在善良弱小或是親朋好友的小毛病小缺點或是內部矛盾上,在大是大非麵前是絕不可難得糊塗,這是一個做人的準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