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民國紀元)前十一年(光緒二十七年,辛醜,公元1901年)公十五歲。
赴畸山下村,讀於皇甫氏,始學作策論。始遊鎮海招寶山觀海。與元配毛氏結婚。
紀元前三年(宣統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公二十三歲。
仍在日本肄業振武學校。初次謁見總理,傾談國事,總理許為不可多得之革命人才。3月18日,子經國生。
五年(丙辰,公元1916年)公三十歲。
春,公率楊虎等攻取江陰要塞,占領五日後退出。夏,陳其美被刺殉國,公為經紀喪葬,並撰文哭之。北上觀光政局,秋回滬。9月初十日次子緯國生。
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公四十一歲。
12月1日,公與宋美齡女士結婚於上海。
從這《蔣總統年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蔣緯國的生母不明,顯然在瞞天過海。因為蔣緯國與蔣經國不同母一點,國民黨宣傳亦無法公然否認。國民黨隻是堅說他們同父,不肯承認其實連父也不同呢!第二,在與宋美齡結婚前,並無與毛夫人離婚的記錄!第三,兩夫人中間的其他夫人,全部出局、抹去了!
在照片上動手腳
江南《一個蔣夫人的悲劇》說陳潔如:
蔣得道,夫人的風光,還是沒有姚的份,僅陳獨享。據宋希濂將軍告訴我,蔣任黃埔軍官學校校長期間,住黃埔校長官邸,和蔣同進同出的蔣夫人,就是陳女士。
傍晚,蔣、陳攜手散步,有時牽著活潑天真的緯國,我們經常看見。
曆史照片的檔案裏,除唐納文的婚照,白修德編著《憤怒的根源》一書(The Root of Madness),即有蔣陳在一起的鏡頭。這張照片,攝於北伐前夕,地點:廣州車站。張靜江坐在輪椅上,圍張站立的,有吳敬恒、鮑羅廷和蔣氏夫婦。陳潔如穿一身帶花的旗袍,雙袖及肘,可能在當時的標準,已相當暴露了。台灣新聞局出的《蔣總統畫報》,曾刊出同一照片,可是經過竄改,當年風光一時的蔣夫人,僅剩下半個袖子,而少掉夫人倩影。
其實,江南這一考據,該說明的還有很多。關於這張“北伐前夕,廣州車站”的照片,國民黨動手腳,花樣可多著呢!我舉幾個抽樣:
一、在1956年10月31日的《蔣總統畫傳》(蔣總統畫傳編輯委員會編輯,國民黨正中書局、中央文物供應社、中國新聞出版公司、台灣書店發行)裏,照片說明是“總統率師北伐,張人傑、吳稚暉等至廣州車站送別”。照片左邊癱瘓的張人傑與背後的蘇聯軍事顧問都不是全身,都從手臂切去,所以根本不知道在左邊還有什麼人“送別”。
二、九年後,到了1965年11月12日的《國民革命畫史》(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學術論著編纂委員會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輯,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出版)裏,照片說明是“蔣總司令出發北伐”。照片左邊癱瘓的張人傑與背後的蘇聯軍事顧問已是全身——兩人手臂都保留了。蘇聯軍事顧問的袖子垂下,並無異樣。雖然張人傑與蘇聯軍事顧問都兩臂俱全,但是在左邊還有什麼人“送別”,卻依然不詳。
三、十三年後,到了1978年2月的《中華民國史畫》(中華民國史畫編纂小組編輯,秦孝儀為總編纂,許朗軒、梁興義、陳敬之為副總編纂,李雲漢、蔣永敬、劉世景、劉世昌、張恩柄、徐邦武、陶孚萬、吳東權、陳恩化、陳桃芳、董夢梅、姚步堅、範理璋為編纂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出版)裏,照片說明是“國民革命軍蔣總司令自廣州出發北伐”。照片左邊癱瘓的張人傑與背後的蘇聯軍事顧問也是全身——兩人的手臂也都保留了。但是,妙事發生了、妙事發生了!在蘇聯軍事顧問下垂的袖子下,竟多出了一個女人的袖子,斜擋在蘇聯軍事顧問的前麵!對照起十三年前《國民革命畫史》中的那張,一看就知道:《國民革命畫史》中的蘇聯軍事顧問的完整袖子,原來是經過變造了的!為了消滅這隻女人的斷袖,連同蘇聯軍事顧問背後車廂裏的一個軍人照片,也配合造假的逼真,同時予以抹黑,真他媽的變造得興起,一不做二不休了!
江南《一個蔣夫人的悲劇》裏提到照片“經過竄改”的事,並說:“當年風光一時的蔣夫人,僅剩下半個袖子,而少掉夫人倩影。”但是,江南在洋書中看到的照片,其實也不是完整的(左、中、右都有切去),並且也不是同一張(一張蔣介石不笑,一張蔣介石笑)。現在我以我收藏的完整全幅照片公布於世,給大家開開眼界。從我公布的這張照片裏,可以看到照片在火車前共有前後兩排,前排左起是張人傑、蔣緯國;後排左起是蘇聯“太上皇”(國民黨組織教練員)鮑羅廷、顧孟餘、鮑羅廷夫人、廖仲愷夫人何香凝、蔣夫人陳潔如、蘇聯加倫將軍、蔣介石、譚延闓、吳稚暉!全本人物,立此存照,蔣夫人斷袖之謎,一圖而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