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蔣介石的真麵目(1)(2 / 3)

蔣介石講演

抗戰勝利八個月(1946年4月3日),蔣介石在陸大將官班開學典禮上講“整軍的目的與高級將領的責任”,在講詞中“人事”方麵,有這樣一段話,值得細讀:

人事是軍隊的命脈,人事不上軌道,軍隊就無基礎,革命的事業,也就沒有保障。我們軍隊現在辦理人事,往往不照法令、規章,黜陟無時,退伍後更無保障了。我們不重視人事法規的惡習慣,在軍官學校內早已養成。但是外國就不然了,他們外國的軍官學校,就對人事製度非常重視,部隊的人事製度更是絲毫不苟,應退伍的,就按時退伍,應停職或調職的,就按時停職、調職,一點也不通融,一點也不苟且,這種精神,真是軍隊強固的基礎。我們軍隊對於人事製度隨便馬虎,尤其是階級太濫,為外國人所輕視。在外國,一個上校已經非常稀罕而珍貴,擔任的人一定要經驗多,學問好,勳勞卓著,才夠資格。而我們則隨便哪一個機關,隨便哪一個部隊,到處可以見到中將、少將,而上校更是數不勝數。這些高級官長,平時的經驗、學識既是十分貧乏,甚至連常識都不夠,交際說話皆不適宜,處理事件沒有辦法,比起外國一般下級幹部、一個科員就能解決他分內所應解決的問題,真是要慚愧無地。所以他們的上校或少將,到我們的機關或部隊來交涉事情時,就要見我們的部長、次長,因為他們一位校官、尉官所辦理的東西,我們的上、中將階級的高級官長有時還弄不清楚。由此可見我們軍官知識之低,階級之濫。我們今天要洗雪過去的恥辱,要報效國家,首先要從降低自己的階級始。大家還記得我在做黃埔軍官學校校長的時候,如果以職位而論,應該是中將或上將,但是我起初隻掛上校的領章,最後不得已則掛少將領章。我之所以不惜降低個人的地位,乃是為了提高我們軍官的資格,尊重國家的名器,這是我從興學帶兵以來一貫的精神。你們要效法我,必須效法我這種精神,從今以後,各位佩戴領章,不要按照職務,而必須按照自己實授的官階。這在形式上似乎是降低了自己的階級,實際上正是提高了軍人的榮譽,亦即是我們個人對國家最寶貴的貢獻。

上等兵變少將

蔣介石說“大家還記得我在做黃埔軍官學校校長的時候,如果以職位而論,應該是中將或上將,但是我起初隻掛上校領章,最後不得已則掛少將領章”的事,不無可疑。據1918年8月朱大符撰《蔣肅庵先生墓誌銘》,中有“中正為陸軍少將”之語,可見早在1918年——他做黃埔軍官學校校長前六年的時候,他雖無什麼戰功,卻已因“不重視人事法規的惡習慣”,自己先有了星兒。在他本人做少將以前,他在軍事方麵的學曆,隻是日本軍士教育程度的訓練,階級隻是上等兵耳!由此可見,他們那個時代“階級之濫”,固不在三十年後他的講演之下也!

雖然蔣介石口口聲聲要求國民黨的將官們說:“今天要洗雪過去的恥辱,要報效國家,首先要從降低自己的階級始。”要求“你們要效法我”。要求在“形式上似乎是降低了自己的階級,實際上正是提高了軍人的榮譽,亦即是我們個人對於國家最寶貴的貢獻”。但從事實上、從星兒上、從“形式上”看,蔣介石自己,在這一講演後一年,卻突然階級高了。最早露出這一征兆的“形式上”證據,是1947年8月7日蔣介石到延安巡視的照片上。延安是中共的都城,這年3月19日“你到我家來,我到你家去”,讓國民黨“收複”了。蔣介石電“收複”延安的胡宗南說:“延安如期收複,為黨國雪二十一年之恥辱,得以略慰矣,吾弟苦心努力,赤忱忠勇,天自有以報之也,時閱捷報,無任欣慰!”在“欣慰”之餘,蔣介石決定自己去看一看,一看不打緊,照片傳來,蔣介石的軍裝上,已赫然五星矣!

三星變五星

有趣的是,雖然我們在1947年8月7日的蔣介石照片上,看到了三星變五星,但是,這種五星的掛法,其實還是閃閃不定的,因為直到第二年(1948)3月29日,蔣介石在第一屆國民大會開幕典禮時,身上還隻是三星;但是後來報告施政時(4月9日),乃至閉幕典禮率領全體代表謁陵時(5月1日),則已赫然是五星出現!三星的蔣介石自己變成五星後,他不同意其他三星的大將們變五星,隻準變四星,於是,5月20日的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上,副總統李宗仁就以四星亮相。自此白崇禧也,何應欽也,閻錫山也,陳濟棠也,顧祝同也,陳誠也……一幹大將,紛紛四星出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