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作弄李宗仁(3)(1 / 3)

楊虎城在國外,前後三次致電蔣介石,請求讓他共赴國難,但是蔣介石沒有複電。楊虎城不得已,再電宋子文,宋子文回電說:“茲值全國抗戰,各方同誌均紛紛集合,共赴國難,兄雖未奉電召,弟意宜自動回國。”於是楊虎城不疑有他,就從歐洲轉到香港。哪知11月26日,楊虎城的船剛剛靠到碼頭,特務頭子戴笠就派特務蔣國光、謝瀛洲、楊彬、戴德“歡迎”,從此他身邊就總有了帶家夥的。四天以後(11月30日),他離港飛漢口,在漢口拜訪老上司於右任,正準備吃飯,帶家夥的過來說,蔣介石要在南昌見他,請他立刻成行。他飯也沒吃,就趕到南昌,可是南昌不是南昌,而是虎穴,從此以後,他就被非法關起來了,一關就是十二年!這位國民黨中首先倡導抗日的名將,一天抗日也不讓他參與,而是像張學良一樣“坐穿牢底”了!張楊都不能為抗日而抗日,注定要為抗日而坐牢。楊不但“坐穿牢底”,並且在國民黨自大陸撤退前,還被非法加以殘殺,殘殺是秘密進行的,由於周養浩說話了,殘殺的經過情形才大白於世。根據香港報刊登出的《訪周養浩談楊虎城之死》,是這樣的:

周養浩先生是浙江江山縣人,同國民黨的特務首領戴笠、毛人鳳分屬同鄉。也是由於戴笠的介紹,周養浩在1932年在上海法學院法律係畢業後,於1933年加入了國民黨早年的特務組織——複興社特務處。當時監督周養浩宣誓加入這特務組織的,就是現在還在台灣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的唐縱。從那時起,到1949年被俘,周養浩為國民黨幹了十六年的特務工作。特別是在1949年。

1949年是國民黨在大陸大撤退這一年,在大撤退時候,在各地都有大破壞與大屠殺,尤以在重慶、成都、昆明等西南地區為最。周養浩就在這時候“臨危受命”,擔任了重慶衛戍總司令部保防處處長、保密局西南特區副區長等職,執行特務頭子毛人鳳的命令,其中包括了謀害楊虎城的案件。

本來到1946年,抗戰既已勝利,政治協商會議召開了,共產黨方麵,提出釋放張學良、楊虎城、羅世文、車耀先等政治犯的要求,但是國民黨陽奉陰違。楊虎城被自貴州息烽監獄移送到重慶楊家山,楊夫人不久不堪精神折磨而逝世。蔣介石下野後,李宗仁曾下令釋放政治犯,在重慶的楊森不敢做主,叫周養浩打長途電話給在上海的毛人鳳。毛人鳳也不敢做主,就去請示在溪口已是一介平民的蔣介石,但此一平民竟悍然不顧代總統釋楊的命令。當李宗仁派飛機去接楊,特務們奉蔣命把楊轉移到貴陽。楊本不肯轉移,但由於信任周養浩,即由周陪往貴陽,楊氏秘書宋綺雲、宋妻徐麗芳、幼子宋振中,以及兩個副官閻繼明和張醒民同行。楊虎城一行到貴陽後,住在黔靈山麒麟閣,這是1949年2月的事。到了這年8月,共產黨攻下長沙,整個西南都動搖了,國民黨安排大撤退,項目眾多,其中之一,就是向楊虎城下毒手,展開“我倒黴,你也休想活”的大作業。毛人鳳在重慶召開秘密會議,宣誓效忠蔣總裁,周養浩也在場。決定再命周把楊等騙回重慶,到中美合作所內鬆林坡“戴公祠”執行殺害任務。“戴公祠”顧名思義,是紀念戴笠的祠堂,祠堂是封建的玩意兒,為什麼整天喊革命的國民黨這樣封建?其實它就是這麼封建!“戴公祠”原是“中美合作所”中的豪華建築,是戴笠專為蔣介石修建的,戴笠死後,就在裏麵設了靈牌,改叫“戴公祠”。這座“戴公祠”隨著大陸丟掉而丟掉以後,國民黨又在台北近郊觀音山建了另一座“戴公祠”,另在芝山岩建了“雨農圖書館”、“雨聲小學”、“戴雨農先生紀念館”,據情報局出版的《戴雨農先生年譜》,他們還對戴笠“塑像設祀”呢!還以繼承戴笠事業的“鄭介民及毛人鳳兩故局長陪祀”呢!還以“軍統局保密局情報局之革命先烈曾澈、吳賡恕、麻克敵、江誌強、馮運修……配享”呢!“塑像設祀”也,“陪祀”也,“配享”也,這是全套孔廟的體製呢!這未免太“僭越”了吧?但是,想到明朝東廠人物為魏忠賢蓋祠堂,也擬製於孔廟,倒真也見怪不怪了呢!

周養浩這次以蔣介石要接見楊虎城,然後飛往台灣為由,把楊騙回重慶。在特務隊長張鵠的帶引下,楊氏一行走進了“戴公祠”。張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