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李靖年表(2)(1 / 2)

618年,唐武德元年。三月,楊廣為宇文化及等人所弑。四月,李建成、李世民等攻洛陽小勝,李靖因謀劃之功,獲封開府(四品散官)。蕭銑建梁國,稱帝。五月二十日,李淵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改元武德。十一月,淺水原大戰,李世民、李靖一舉擊破河西薛家軍。魏征招撫山東,徐世勣降唐,賜姓李。李靖四十八歲,與李世民約定:由他平定南方,李世民平定北方,再合力擊敗強大的突厥汗國,建不世之功。

619年,唐武德二年。二月,初定租、庸、調法。四月初六,王世充篡位登基。五月,河西平定。突厥始畢可汗死。七月,李淵遣開府李靖至信州經略蕭銑。李靖路遇蠻兵擊破之,至三峽,無兵不得進,李淵暗使峽州刺史許紹斬之;紹惜其才,為之奏免。李靖為展壯誌,苦練精兵。杜伏威降唐。李靖四十九歲。

620年,唐武德三年。二月,開州蠻酋冉肇則攻陷通州。三月,冉肇則攻打信州,趙郡公李孝恭與戰,不利。李靖將兵八百,襲破之。四月,李世民擊破宋金剛。劉武周逃入突厥,被殺。七月,李世民大戰王世充,至年底,逐步掃清洛陽外圍。李靖五十歲,厲兵秣馬以備攻梁。

621年,唐武德四年。李世民大勝王世充。李靖獻“平梁十策”以圖蕭銑。二月,唐改信州為夔州,任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以李靖為行軍總管。九月,李孝恭、李靖率二千餘艦出三峽,拔其荊門、宜都二鎮,敗文士弘數萬水軍,直抵江陵。蕭銑內外阻絕,中書侍郎岑文本勸降。李靖入城,秋毫無犯。南方州縣聞之,皆望風歸附。李淵詔李靖為上柱國,封永康縣公,檢校荊州刺史,使之安撫嶺南,可按朝廷製度封賞官吏。李靖五十一歲,授嶺南道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

622年,唐武德五年。三月,李世民擊潰劉黑闥軍。七月,杜伏威入朝,拜太子太保。南越霸主馮盎為李靖才德所服,率部降唐,以其地為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李請封馮盎為高州總管、耿國公。至此,李靖盡下嶺南九十六州,得戶六十餘萬。李靖五十二歲,軍功與李世民比肩。

623年,唐武德六年。正月,捕獲劉黑闥與其弟劉十善等,斬之。八月,唐淮南道行台仆射輔公祏於丹陽(今南京)反叛。二十二日,詔趙郡王李孝恭為元帥、嶺南道撫慰大使李靖為副元帥,七路大軍歸李靖節度。李靖五十三歲,為平南副帥,實際指揮戰役。

624年,唐武德七年。春,唐改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以總管為都督。杜伏威死。三月,李靖破輔公祏於蕪湖,繼而轉戰百餘裏,擊破丹陽,輔公祏死,江南悉平。詔以李靖為東南道行台兵部尚書,後轉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淵讚李靖時說:“公乃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及也!”李靖五十四歲,遷安州大都督(大將軍,類似今天的大軍區司令員)。至此,李靖為大唐打下約二百萬平方公裏疆土。

625年,唐武德八年。六月,突厥犯邊,李淵以右衛大將軍張瑾為行軍總管迎戰,以中書侍郎溫顏博為長史。八月,李靖率江淮兵一萬餘北上。十一日,張瑾全軍覆沒,投李靖軍中,溫顏博為突厥所擒。李靖於潞州城下擊退突厥頡利可汗數倍大軍。本年北境生靈塗炭,時諸將多敗,獨李靖不敗。李靖五十五歲。

626年。唐武德九年。四月,突厥進犯,李靖與頡利可汗血戰於靈州青銅峽,擊退突厥。六月初四,玄武門兵變,李世民誅建成、元吉及其子嗣。初七,李淵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八月初八,李淵下詔傳位於太子。初九,李世民於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二十一日,立長孫氏為皇後。突厥頡利可汗乘機率大軍直入關中,李靖與長孫無忌率兵進豳州,截斷頡利歸路,並派部下猛將護駕,密奏退敵之策。二十八日,李世民與頡利隔渭水對峙,用李靖之謀,與頡利訂立“渭水之盟”,頡利退兵。李靖五十六歲,轉任靈州大都督。

627年,唐貞觀元年。正月十七日,燕郡王李藝據涇州反,傳首長安。二月,太宗依李靖謀,裁並州縣,分天下為十道,改軍製。李靖五十七歲,轉任刑部尚書。

628年,唐貞觀二年。四月,唐滅梁師都,冊封薛延陀部夷男為可汗。李靖五十八歲,秘密選購良馬,訓習銳士,籌備攻突厥之事。

629年,唐貞觀三年。代州都督張公謹上言突厥可取。冬,以李靖為北伐元帥,以並州都督李世勣為副帥、通漠道行軍總管,合眾十四萬,分道出擊突厥。李靖五十九歲,為兵部尚書、檢校中書令、關內道行軍大總管、北伐統帥。

630年,唐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驍騎三千夜襲定襄,頡利率眾北逃。胡人康蘇密以隋蕭後及楊廣之孫楊政道來降。李世勣大敗頡利於白道,頡利逃竄至鐵山,請和。李靖為北伐大計,不遵詔令,命李世勣引兵攻磧口,自引精騎一萬,直搗頡利鐵山牙帳,斬首萬餘級,俘男女十餘萬,獲雜畜數十萬,懾服北地酋首。頡利亡入大漠,後被李靖部將張寶相所獲。突厥汗國亡,李世民大赦天下,祝酒五日。有大臣彈劾李靖,李世民責備之,李靖無言。不久,李世民加李靖為左光祿大夫,食邑五百戶,賜絹兩千匹。八月,詔李靖為尚書右仆射(宰相),位極人臣。東北諸夷,奚、契丹、室韋等十餘部歸附。李靖六十歲,為大唐打下約四百萬平方公裏疆土,封代國公。侍中(亦為宰相)王珪評價李靖時說:“才兼文武、出將入相,我不如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