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1 / 3)

見諸葛亮沒有接話,劉備緊接著問道:“彭羕寫這信之前有沒有和孟達通過氣?”

看來他把關羽的死全怪罪到了孟達的頭上。諸葛亮深吸了一口氣,堅定的搖頭:“沒有找到這樣的證據。”

劉備有些不快的看了他一眼,沒有吭聲。書房裏頓時變得靜悄悄的。

諸葛亮長歎一聲,解釋道:“亮明白主公的意思。隻是,主公,亮做事向來公私分明。孟達是殺害亮的大姐夫的罪魁禍首。按說亮應該回避。隻是,事關重大,亮不吐不快。主公,法大人和孟達情如手足。如果孟達獲罪的話,隻怕法大人受不了這個打擊……他的病再也禁不起任何刺激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剛剛受了這麼大的挫折,正是士氣低落、人心不穩的時候。孟達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又手握重兵,且駐守著益州的門戶之地。現在實在不宜動他。”

“唉,我的二弟呀。”劉備側過臉去,半抬頭望著窗外,任兩包眼淚在眼眶裏打轉,竭力不讓自己落淚。他和諸葛亮相識十幾年,深知這丫是從來不相信眼淚滴。但是,他的心裏真得堵得慌。

諸葛亮很清楚他此刻的心思。他想找借口懲辦孟達,一是因為關羽兵敗失荊洲,需要一個替罪羊。而孟達拒不發援兵,這就是他最大的錯。二,也是最主要的,劉備想借孟達、彭羕之流的人頭立威,好好的刺激一下許多人的神經。

不過,在件事上,諸葛亮覺得孟達縱然有錯,卻不是全錯。在當時的情形下,關羽的部隊已經被敵軍重重包圍。就算孟達發兵救援,也隻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更何況,他和劉封守著的是益州的門戶,北麵全是曹軍。弄不好,他這邊一發兵,那邊的曹軍就乘虛而入,正好借機重新奪回新三郡。那樣的話,劉備失掉的就不僅僅是荊洲了,連益州腹地也會直接暴露在曹軍麵前。因此,孟達不出兵也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的。劉封和孟達素來不和,這一次卻聽從了他的意見,更多的也是考慮到這一點吧。

當然,這並不代表諸葛亮也讚同劉封、孟達坐看關羽受死的作法。收到關羽父子的死訊,他心痛得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

事後,他將當時的戰情反複推演了很多遍,覺得劉、孟二人還是有機會救援關羽的。如果換作是他的話,至少不會讓關羽父子落到被俘斬首的地步。

所以,劉備對孟達起了殺心,諸葛亮覺得並不過分。隻是,還是那句老話:還沒有到清算的時候。

片刻之後,劉備整理好情緒,回過頭來,沉聲說道:“孔明,證據確鑿,彭羕謀反之罪已經坐實……”

這時,門外的侍者突然驚慌的稟報道:“君侯,法大人不好了!”

劉備從座位上一躍而起,疾步走到門前,顫聲問道:“你說什麼!孝直(法正的字)他怎麼了?”

“法大人突然昏死過去了。郎中說情況很不好。”侍者如實稟道。

“是誰來報的信?”劉備腳下打了一個踉蹌。諸葛亮正好跟了過來,伸手扶住了他。

“是法大人之子。”

劉備看了看院子裏,跺腳問道:“他人呢?”

侍者嚇得大氣也不敢出,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在府外候著……”

“糊塗!還不快帶路!”話音未落,劉備扔下諸葛亮,已經衝了出去。

侍者用袖角擦了一把額上的冷汗,慌忙一溜小跑的追上去帶路。

“唉,天意啊。”諸葛亮羽扇輕搖,踱出書房,抬頭望著陰雲密布的天邊。烏雲翻滾而來,似乎有暴風雨來襲。

法正是劉備的寵臣。正所謂愛屋及烏,所以,劉備尚且有幾猶豫,沒有立刻就拿孟達問罪。如果法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孟達就徹底失去了保護傘,隻能直麵劉備的雷霆之怒。

諸葛亮惆悵不已。他竭盡全力維持的平穩局麵隻怕要失控了。

劉備急衝衝的打馬去了法府,誰知,還是慢了一步。他剛進大門,就聽到裏麵傳來一陣陣哭嚎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