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道:“我也很奇怪,但我們村裏確實有你們供銷社的欠條,白紙黑字,不會是假吧”?
王武說罷將欠條給他看。
謝主任道:“莊主任的筆跡我一眼就認得,這欠條不假”。
王武:“既然不假,又怎麼會不還,拖到今天十多年了”。
謝主任道:“我帶你們到我們會計室查查檔案看看”。
供銷社是幢非常寬敞的大樓,在計劃經濟的年代,供銷社大樓就是鄉鎮建築的形象標誌。
會計室在二樓,有個年輕人在辦公,在靠壁有一張高高的櫃子,鎖著。
謝主任要年輕人打開那櫃子,找一找這張三聯單。
三聯單的存根很快被找了出來,確有其事!
但在這存根的後一頁,卻赫然也有一張三聯單存根:
今收到
五溪供銷社柑橘欠款壹萬元整。
收款人範殿勳,並在上麵蓋有一方印,與“五溪鎮沱橋村委會”的印章並列。
時間1989年12月30日。
謝主任道:“你們看,這筆款已經還給你們村裏了!這個範殿勳應該是你們的村主任吧”?
粟滄海道:“媽的!他沒有把這筆錢入村裏的賬,被他吞了,竟然做衝賬虧損處理了”!
“小熊貓”對謝主任道:“你們供銷社怎麼會和我們村裏發生經濟往來呢”?
謝主任道:“這你就不知道了,這是計劃經濟的產物。那個時候,國家政策硬性規定:農民隻管生產,我們供銷社隻管銷售。你們農民的產品必須由供銷社按國家指導價收到供銷社來,由我們供銷社付現錢。但有個時候,由於數量太多,供銷社的收購資金周轉不過來,就暫時拖欠,待產品銷售之後再給付。供銷社銷售網點多,在全國都有,其資金可以在供銷社係統內相互調劑。所以,所欠資金不會太久,一般三二天就可到帳”。
情況已經很清楚了。王武請他們的會計將這張結賬單複印一份。會計很配合,給“小熊貓”拿去複印了。
他們回到老夫家,將結賬單給老夫看了。老夫也斷定,這壹萬元被範主任據為己有了。
既然有第一,就不怕第二了。
老夫便將賬一筆一筆地清查。
粟滄海道:“這樣清查也不是話,這麼多,不知要清到何年何月。我建議從一百元以上的老欠清起,一百元以下的清起來也沒多少意義了”。
王武:“也要看什麼年代的,九十年代的一千元可以當現在壹萬元,七、八十年代的一千元絕對可以當現在十萬元!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街上的極漂亮的房子二百元一幢都沒有人拿得錢出來買,現在隨便一幢就是十多萬!所以,要看哪個時間的一百元”。
“小熊貓”道:“把七十年代算起吧”。
粟滄海道:“可以,就把七十年代上了一百元的賬清起”!
王武表示讚同。
老夫就將最早的一筆給他們看。
這是一筆大功率“東方紅”拖拉機銷售欠款。欠款日期是1970年1月11日,欠款金額為320元,欠款人是會同縣馬鞍公社翁繚大隊的李飛程。
沱橋村哪裏來的大功率“東方紅”拖拉機呢?
王武道:“是的,我記得了。我們村是有這麼一台拖拉機,75馬力的,我們把它叫做‘鐵牛’,是一個土匪頭子搞來的。我開了不到一個月,就不見了,原來被村委會賣到會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