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遼沈戰役開始後,蔡正國率部向北寧鐵路線附近集結。東北野戰軍首長給第十師下達的任務是:隨第四縱隊其他兩師,迅速轉向錦州以南,隨後切斷錦西、興城之間敵人的聯係。9月20日,蔡正國率部繞過錦州以南敵軍控製區,直插錦西、興城地區。9月23日夜,蔡正國指揮第十師二十九團,掃蕩了興城東北郊的白馬石高地後,轉向首山山口,經過與第十一師、第十二師協同作戰,在以後兩天的戰鬥中,第十師的部隊發動勇猛衝鋒,先後攻克了幹柴嶺北高地、韓家溝火車站。9月27日,第十師主力又向興城火車站和興城古城外圍之敵發起攻擊,至次日早晨將其全部肅清。
9月29日拂曉,第十師三十團在東城門附近實施爆破,而後炸開城門;二十九團緊隨其後,在炮兵配合下架起雲梯登城,經反複衝鋒,占領魁星樓;二十八團在北城門實施爆破成功,炸開城門後衝入城內。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激戰,第十師部隊全殲城內的國民黨守軍3200多人,解放了這座古城。
興城解放後,蔡正國顧不得休息,就投入了下一步作戰的準備之中。10月12日,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司令程子華考慮到四縱第十二師自10月10日塔山阻擊戰開始以來一直擔任正麵阻擊任務,戰鬥傷亡減員很大,決定調第十師二十八團接替十二師負責防守塔山以東陣地。
10月13日,剛從華北海運到葫蘆島的國民黨精銳部隊——九十五師投入戰鬥,該師號稱“趙子龍師”,揚言:″沒有趙子龍拿不下的陣地″。麵對著敵軍的強大攻勢,第十師二十八團毫無畏懼,沉著應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鬥打得十分殘酷。敵人在督戰隊的威逼下,不顧死活的向我陣地推進,使堅守在陣地上的二十八團傷亡很大,有一個排在僅剩下9個人的情況下仍堅守陣地。蔡正國師長打電話向第四縱隊指揮所報告前沿戰鬥情況時說:“二十八團打得非常英勇,情況是很嚴重的,我們……”說到這裏,電話裏傳出了連續不斷的轟響,敵人的炮彈就在師指揮部附近爆炸了,縱隊司令吳克華立即指示:“要告訴同誌們,一定要死守陣地……”沒等吳司令員把話說完,電話就不通了。等到過一會兒電話再次接通時,蔡正國已經到了前沿陣地指揮作戰,縱隊政委莫文驊對十師政委李丙令說:“告訴蔡師長,一定要死守,敵人打到哪裏,哪裏就是第一線,一步不能退!”
14日,接替二十八團的十師三十團麵對著敵人更加強大的攻勢,以堅強的意誌死守塔山,在當天擊退了九十五師兩次大規模衝鋒、八次連續衝鋒,打掉了敵軍的銳氣,而我軍的塔山陣地卻寸土未失。戰鬥結束後,蔡正國麾下的十師二十八團榮獲“守備英雄團”的榮譽稱號。
遼沈戰役後,蔡正國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四十一軍一二一師師長、四十一軍副軍長,參加了平津戰役,並隨部隊打過長江,取得了衡寶戰役和廣西橫縣以東戰鬥的勝利,接著又追殲殘敵,強渡瓊州海峽,於1950年4月解放海南島。
朝鮮戰爭爆發後,蔡正國奉命率四十一軍抗美援朝。入朝參戰不到10天,四十一軍就取得了溫井戰鬥的勝利。1951年3月中旬,誌願軍五十軍軍長、國民黨起義將領曾澤生回國休養,中央軍委任命蔡正國擔任五十軍代理軍長。不久,蔡正國指揮全軍參加了著名的朝鮮漢江南岸阻擊戰,堅守防地五十晝夜,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正當蔡正國準備發揮軍事指揮才能,在朝鮮第五次戰役中大顯身手時,1953年4月12日晚9時,五十軍軍部所在的一棟磚瓦結構民房遭到美軍飛機轟炸。當時,正在軍事會議上講話的蔡正國頭部、胸部多處中彈,由於失血過多,於當晚10時與世長辭,時年僅44歲。
五十軍軍部被炸事件震驚了中南海。已經回國任職的彭德懷接到電報後,驚得說不出話來。4月13日中午,正在午休的毛澤東,被機要秘書葉子龍叫醒,在看了誌願軍總部發來的電報後,毛澤東神情有些木訥的站著,好一陣才說:“蔡正國,蔡正國,不幸殉國,又折我一員驍將!”蔡正國是朝鮮戰爭中誌願軍犧牲的最高級指揮員,也是建國後唯一在前線犧牲的正軍級將領。他的不幸犧牲,也震動了朝鮮的黨政軍領導人,金日成為蔡正國追授了“自由獨立二級勳章”與“朝鮮一級國旗勳章”。蔡正國將軍的遺體被運回沈陽,安葬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蔡正國犧牲時所穿帶有彈洞的血衣也在陵園內的紀念館中陳列,供後人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