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帕擦了下嘴,起身把盒子丟進垃圾桶,向走廊走去。
點了一根煙抽了幾口,接著從口袋中,掏出手機打了通電話。
“喂…小坤,最近局裏有什麼大事件嗎?”
走廊裏的燈光昏暗,淡淡的煙草氣味在他四周飄散,他聲音沉穩,慢慢地問。
“我這裏有個任務,麻煩你查查資料!”
“名字叫武鏞,大概年齡介於44到30歲之間,男…”
“詳細查看近五年甚至是十年內有關‘剝皮’的重大案件記錄;或者找找看有沒有受害者頸部脊椎被折斷的情況,把相關信息都發給我!”
“好!”
“快點搞定!”
掛斷了通話。
接下來,萬灼華在這條過道上來回走動,直到一根煙抽完才重新返回座位。
…
飯後,沙隨主動清理桌麵,而武鏞回到了自己臥室,在書架前麵一站就是好久,眼神掃視每一本書脊。
沒有任何熟悉的感覺湧現出來。
拿起其中任意一本,坐在桌子旁翻開閱讀起來;
其實此時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眼前屏幕上顯示的內容上:
【名字】:武鏞
關注度:859,200
距離開始記憶恢複所需的150萬關注度,還有約60多萬差距。
根據早上直播期間的經驗觀察發現,每次展示特定技能如‘剝皮’時,都能迅速吸引大量觀眾的興趣!
他的眼底閃過一絲光芒。
內心渴望能更快達成目的。
…
當天下午2:30,《隱瞞職業》真人秀,進入了首個環節“猜測真實身份”階段!
兩位評委嗎,將在這一刻,根據上午看到的表現,做出初步結論…
隨後整個直播,將以他們的判斷,為中心展開相關活動,以便驗證猜測是否準確。
‘咚咚…’
沙隨敲開武鏞房間門並說道:“武先生,請準備,專家要對你進行職業推斷了!”
房門應聲打開。
沙隨見到了充滿希望的眼神。
…
兩人並排坐沙發上麵,對著筆記本電腦屏幕上的視頻流畫麵。
盡管如此第一現場,仍被放在右下方較小窗口中,供觀眾參照對比使用。
“現在已經有兩百五十多萬人觀看了呢。”
“自從開播以來,很少有這樣高的熱度哦…”
沙隨開心地說。
伴隨著連線開啟的聲音,“萬隊長、仇教授,你們好!”
甜美的打招呼聲,響徹全場。
….
接下來的討論集中,在回顧早先所見細節。
仇教授分析主要通過肢體語言等心理學角度;
相反萬警官,更注重實際證據與邏輯推理能力展示。
一係列聽起來很高深的專業術語,從他們口中蹦出來。
“哇,聽起來超級酷炫啊!”
“感覺像偵探破案一樣,我猜是不是醫生什麼的搞研究工作的?”
“挺期待後續發展~“
“你們說如果他沒有失去記憶之前,會不會是個變態呢?”
“這麼說還真有可能呢......”
“666,趕緊揭密我已經等不及啦...”
…
數以百萬計的熱情留言,瞬間覆蓋住整個聊天區。
見此狀況,最終兩位權威人士,完成了對線索梳理總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