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翁美已經24歲了,與湯鎮業的戀情也基本穩定,但為保持雙方在電視觀眾心目中的形象,他們都不敢妄談結婚,唯有在靠近公司的一座大廈裏各租了一層麵積不大的樓宇,樓上樓下地居住。每天晚上誰有空誰就負責買菜煮飯,小兩口像新婚夫婦一樣相親相愛。盡管一塊地板把兩個人隔開,但兩顆心卻是整晚都互相牽掛著,一個擔心上麵的人睡熟會不會冷著,另一個又擔心下麵的人兒早上會不會起不了床而耽誤開工。由於一段時間裏翁美玲總是很忙,湯鎮業對這位心上人還是挺擔心的,每天總是一早起來煲湯,以便帶在身邊,在送她進入堅城片場之後享用,拍片的所在地比較偏僻,開工時大家就隻有帶飯盒用餐,而翁美玲則是帶一壺湯水佐膳,引得旁人都羨慕不已。
隨著《射雕英雄傳》的開鏡和播出,翁美玲的應酬驟然多了起來,相反地由於苗僑偉的崛起,湯鎮業免不了受到影響,演出的機會減少了,日間沒事可做時,就挽挽化妝箱,跟著美玲回去湊熱鬧。
他這樣做無非是想常常看著翁美玲,然而,在別人眼裏看來,這對小情人雖然是有影皆雙,令人羨慕,但也看得出,由於他們兩人事業上不是同時一帆風順,因此可能會影響他們日後的感情。
別人大概會以為翁美玲有移情別戀的可能,因為事業順利的她,追求她的一定大不乏人。
可翁美玲不是這樣想的。無論她在外麵的應酬是怎樣的多,她最珍惜的仍然是在收工和應酬後,和他在家中相偎相倚的時刻。翁美玲不僅完全沒有改變對湯鎮業的心,還因為他在事業上遭受挫折而對他更加依戀,常常都希望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他攀上事業的高峰。然而,聽到這些太多的閑言碎語,湯鎮業卻不似以前那麼堅定了。翁美翁也似乎發覺湯鎮業和她好像開始有點貌合神離了,她急得不斷地想辦法。終於在一次登台演出賺到一筆數目可觀的錢後,她迫不及待地拉著剛到香港看她的母親和湯鎮業一起去看靠近公司的一層樓宇,這棟樓是一位電影圈的朋友準備退讓出來的,裏麵設備齊全,家具和音響都有,麵積八十平方米上下,最適合兩個人組織小家庭用,由於媽媽和湯鎮業對買這層樓沒有表示反對,翁美玲就在深思熟慮後,竭盡自己所有積蓄買了下來。買好樓之後,她還向湯暗示:自己已經快25歲了,在事業上也已經站穩了腳,故此甘願冒一次險,不顧影迷是否會不高興,想和他成家立室,就在這層她用所有積蓄買下來的新樓與他共築愛巢。
但湯鎮業卻不願這麼早談婚論嫁,他說自己事業未見有成,要翁美玲再等一段時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私心在作崇,在湯鎮業看來,那一層樓是用翁美玲自己的錢買的,圈中熟人個個知道,自己如果就這樣和翁美玲辦理結婚手續住進去,在別人眼中看來,他就會永遠成為翁美玲的寄生者了。翁美玲本來也不是完全不明白這一點,但受外國教育的她,不像湯鎮業那樣重視別人的閑言碎語。但他既然說還沒有作好準備,她也唯有等下去,不過,翁美玲遷進新居後,也配了一套鑰匙給他,並向他表明心跡,表示無論房子是用誰的錢買來的,都是他們兩人所有,湯鎮業可以把它看作自己的家。於是,湯鎮業也開始在翁美玲家中出入,為了方便起見,翁美玲家裏也準備了他的日用品和衣物。
不久,湯鎮業開始轉向電影圈發展,成績不俗。由於經常到外地拍戲,他索性把原來所租的樓宇退掉,把不常用的雜物搬到哥哥家中,隨身物品就全部存放在翁美玲家裏,自己則安心去發展事業。
這時大約是1984年的下半年,翁美玲的事業仍處高峰,湯鎮業也得意影圈,兩人卻因為各有發展而開始聚少離多,湯鎮業一個人在外地逗留的時間多了,免不了有一些女性在他身邊出現,翁美玲在香港聽到這些傳聞,不禁心亂如麻。她是個好強的女孩,聽聞這些湯鎮業在外麵拈花惹草的風言風語,簡直完全無法忍受,但又不能拋下工作跟在他身邊,唯有一方麵自己胡思亂想,一方麵向香港的好朋友傾訴。她甚至不止一次地對人說很希望快點和他結婚,因為自己已過25歲,再也不是小女孩了。湯鎮業越是不在她身邊,她就越是想念得厲害,在旁人麵前提到他的次數也就更多。
所以當湯鎮業在外地拍片返港,開始按公司的合約拍電視劇,而圈中突然又傳出他和某位女藝員要好的消息時,翁美玲痛苦得無法再忍受。
由於沒有一個真正親近的人可以為她分憂,同時又擔心湯鎮業經受不住誘惑,真正移情別戀,翁美玲開始變得有些失常。一方麵她怕自己會成為圈中人談話時的笑柄,另一方麵她又感到滿腹辛酸無人可訴,她唯有去自我麻醉。以前從來不去“的士高”(迪斯科舞廳)玩的她,開始在夜店裏流連,又開始在夜店中高歌豪飲,大失常態,有時候酒後吐真言,她又會對夜店中的朋友說,湯鎮業不要她了,別人聽了也權當她在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