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
兆龍和英子,帶著哥們兒姐們兒住進了鷺江賓館。
帶著一種幸福,帶著一種依靠,英子的心緊緊依戀著兆龍,同時,也有著擔憂,生怕有人把兆龍從她身旁奪走,這也是因為自己比兆龍長幾歲以及英子在以前碰到的幾個混蛋男人所遭到的不公正的磨難。兆龍根本沒有察覺到英子的憂慮,帶著極度的興奮,進房間就嚷嚷要出去玩,沒有人不聽他的。他們登上了去鼓浪嶼的渡輪,哥們兒姐們兒都是第一次在海上享受行駛的快感,看著渡輪過後激起的層層浪花,四老包子、迷糊、茅萍、李丹璐全部尖叫起來。
望著遼闊的大海,給人以無邊無限寬闊的胸懷,迎著海風,心情是那麼爽快,兆龍緊緊地抱著英子,兩個人都沉醉在遐想之中。
渡輪到岸,他們登上了日光岩。抬頭望去,巨石上的三幅摩崖石刻,分別題刻“鼓浪洞天”、“鷺江第一”、“天風海濤”,氣魄非凡。
淘氣的迷糊張牙舞爪地要拍照,他們請旁邊的遊客按動了快門,留下了六個小哥們兒姐們兒永久的紀念。
從日光岩山徑拾級而上,兩邊巨石壁立,英子說:“兆龍,你看有點像電影裏演的,那個叫‘智取華山’的一線天,你慢點,真夠懸的。”
“嘿,快看,還有字呢。”迷糊喊著,一邊念著:“什麼九夏生寒,還有一個,這什麼字呀,跟咱住的賓館一名兒。”
英子抬頭一看:“鷺江龍窟”。
繼續往上走,有兩個手執長槍、大刀的士兵銅像,遊人有人懂得,說這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軍士。這裏是當年安營屯兵的龍頭山寨。
兆龍提議:“給前麵的一個旅行社的導遊小姐甩點,聽聽介紹,比瞎看強。”
自告奮勇的四老包子,走過去拍拍導遊小姐的肩,遞上兩張{19},成交了。
導遊小姐說:“大家看,這幾塊巨石,形成天然石洞,刻的‘古避暑洞’是隸書,這是清朝光緒年進士,台灣四大詩人之一施士潔題寫的,咱們左拐,這座小亭,把岩石當晾台,稱為‘傘亭’。”繼續往上走,迎麵一塊巨石。
小姐介紹道:“這是《日光岩銘》,銘文寫的是:‘日光岩,石磊磊,環境海梯天成玉壘,上有浩浩之天風,下有泱泱之大海!’這是蔣介石的同鄉蔣鼎文題寫的。”
“這他媽的也留著呀?”
兆龍一看是四老包子,瞧了他一眼,老實了。
“我們已登上頂峰,海拔九十二點七米,這頂峰是解放戰爭留下的碉堡。八年為發展旅遊才改造這模樣,這是觀賞鼓浪嶼和廈門城景的最佳位置。”
遊覽完鼓浪嶼,兆龍他們回到了賓館。英子直打饑荒,於是他們來到餐廳。
兆龍對點菜的小姐說:“請您將你們當地的特色菜介紹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