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的帷幕即將最後落下之際,一方麵是由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筆者首次赴法訪學時即對其知識分子史研究的勃興留下了深刻印象,並產生強烈的興趣和共鳴,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對當時國內知識界的一些現象,包括通常亦被人視為“知識分子”的一些人在堅守良知、勇於擔當方麵的表現有點失望,頗想為改變這種狀況略盡綿薄,包括盡自己所能給國內知識界提供若幹借鑒,筆者開始涉足法國知識分子史研究。
2000年4月,在北京大學隆重召開的中國世界史學界前所未有的盛會——“20世紀中國的世界史研究”學術討論會上,筆者在發言中率先提出,中國的世界史工作者應當在21世紀加強對外國知識分子史的研究。在繼之而來的幾年裏,筆者除了通過《法國學者對法國知識分子史的研究述評》(載《世界曆史》,2001年第2期)等文章,向國內學人介紹法國同行的知識分子史研究,還將較多的時間與精力用於譯介法國著名知識分子雷蒙·阿隆的經典之作《知識分子的鴉片》(譯林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法國知識分子史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米歇爾·維諾克的扛鼎之作《自由之聲:19世紀法國公共知識界大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知識分子的鴉片》中文版甫一問世,即時常名列一些知名學術書店暢銷書排行榜,或被一些著名媒體評為年度好書。在2009年舉行的“新中國60年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評選活動中,此書亦名列其中。而《自由之聲:19世紀法國公共知識界大觀》在2006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首先列入“西方文明進程”叢書出版後,在2009年又由該社列入“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出版。
與此同時,筆者還撰寫並出版了《20世紀法國知識分子的曆程》(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一書。雖然此書在問世後獲得了一些讀者的肯定,包括《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1期還發表了多有褒獎之辭的相關書評,出版社在其很快脫銷後也有意重印,但由於筆者覺得因當時資料缺乏,時間緊迫(作為“計劃”色彩濃厚的社科規劃課題的最終成果,不得不趕在規定期限之前出書,以免因逾期被“撤項”),此書尚存在不少欠缺,故始終無意重印。
2010年秋冬,筆者所供職的浙江大學為提升通識教育的質量,著力開設了一批通識核心課程。筆者與朱曉罕博士聯袂開設的《20世紀法國知識分子》被列入首批試開的通識核心課程。為便於學生學習相關內容,丞需給他們提供一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充作教材的著作。鑒於《20世紀法國知識分子的曆程》的出版已有10年左右,許多重要的內容暫付闕如,故極有必要在此書的基礎上重新撰寫一本相關著作。為此,本人盛邀朱曉罕博士共撰此書。曉罕博士在北京大學讀博期間和到浙江大學任教後,曾分別前往由法國知識分子史研究的領軍人物西裏奈利教授主持的巴黎政治學院20世紀歐洲史研究中心、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雷蒙·阿隆研究中心訪學,是一位對西裏奈利的知識分子史研究,以及作為知識分子的雷蒙·阿隆頗有研究的青年才俊。他所撰寫的涉及西裏奈利的知識分子史研究,作為知識分子的雷蒙·阿隆、左拉和薩特在20世紀末的傳人布爾迪厄等共10萬多字的內容,以及利用在法國訪學的機會或增添大量新的史料,或對一些注釋及其出處逐一加以核查,對本書貢獻甚巨。此外,本書第八章第四節“知識分子與法國的全球化:以ATTAC為中心的個案研究”,係由筆者主持,並在2012年1月以“優秀”等級順利結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戰後法國知識分子社會地位與作用的曆史考察》課題組主要成員、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教授顧杭博士撰寫,謹此說明並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