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從事的專業領域最重要或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進行專題研究,是我的學習方法。在書畫界,不言而喻,啟功是不容忽視或回避的人物。我下過同樣的功夫的還有董其昌、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幹以及黃苗子、王世襄、許鴻賓等人物,各成專題。長期以來我一直留心收集和啟功相關的圖書與資料,也注意向同行與前輩請教,還有幸得到登堂入室的機會多次訪談。本書就是我所作功課的作業。
從北京到雲南掛職,行前倉促,沒有來得及完成這部小小的書稿,而已經閱讀並作了標注的幾十冊相關圖書也無法隨身帶來,因此,有幾篇文章便未及寫出。不過,這並不影響現有內容的完整性。若此書來日能有再版機會,定當有所補綴。
從去年開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為我出版著作,專業分別是茶學、新聞傳播與書畫文博,跨度之大,任務之重,對於一位年輕的編輯來說是專業上的挑戰,衷心感謝責任編輯李瀟瀟付出的心血,她的敬業態度與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以及準確的眼光與高超的編輯水平使拙著增色不少。
出京宦遊雖然才三周,但是已經逐步進入了角色,在繁重的行政事務之餘,編寫閑書,心裏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周末在古玩城除淘到唐繼堯秘書白之瀚1924年日記一冊外,還購到買1957年版《陸遊詩選》一冊,隨手翻了一遍,誦“此身合是詩人末”之旬,有了新的體味。
末了,附上反映我近來心境與誌趣的兩篇自敘,聊博知友一粲:
閑閑堂銘
堂號閑閑,實則忙忙,正因忙忙,是以愛閑,人以閑為失,我以閑為得。或問閑閑出於何典?有解以“大知閑閑”者,有解以“十畝之田,桑者閑閑”者,不為無見,惟此外更有“可得長閑勝暫閑”、“閑拋閑擲野藤中”二典亦似古人為我而寫。
事事不如人,惟讀書不敢讓人。處處能低調,惟境界品格不肯稍低。粗通文墨,略解丹青,一向認為生活就是藝術,凡美好事物如華屋名車琴棋書畫聲色犬馬無所不愛,有緣享受時能安之若素,而力所不及能若無其事淡然處之。讀書著文寫字作畫之外,尤好飲茶聊天,交遊遍天下,知己兩三人。
每得老人、大人、高人、雅士青睞,總與惡人、小人、俗人、蠢材無緣,不得不忙忙皆為事關前者,而能偶一閑閑則歸功於不為後者浪費時間,有忙有閑,能忙能閑,樂於忙更樂於閑,無往而不樂,天遇我何厚哉。
掛雲居小啟
四十五歲生日到雲南掛職一年,自少及長,不曾一日不讀書,又到山水佳勝之地,不可無畫,在滇寓所當然會有書房畫室,行前擬一名日掛雲居並自治一印,很直白,就是曹鵬掛職雲南期間所居之室也。當然,掛雲也未見得就沒有出處,我素所偏愛的李白有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便有這兩個字。既淺顯而又有典故,能兼顧雅俗,是我向來追求的風格。
2008年11月6日暮色中寫於昆明掛雲居
補記於2008年10月30日剛從
文山一馬關一普者黑一彌勒出差返回昆明當晚
寫於雲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從《閑閑堂茶話》開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為我出的一些列著作,都是李瀟瀟作責任編輯,作為作者,我為有這樣長期美好的合作而深感幸運——以往我說過除了機遇我從不羨慕別人,後來才悟到,其實就機遇而言我不該羨慕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