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現在已經基本習慣了被當猴子參觀的現實。秋收已經過去了。村民們閑了下來,無所事事的村民們忙完了手頭的活,總是喜歡來村裏的小學瞧熱鬧。一個才五周歲的小毛孩居然成了從五歲到十一二歲孩子的孩子王,這事在村民的眼裏很是邪乎。村裏大大小小的娃娃被林凡收拾的服服帖帖。以前不做作業的,現在回到家也會乖乖的做完作業。
村民哪知道小孩子們的想法,不是他們不想反抗,實際是被林凡武力鎮壓了。說道林凡的武力,不能不提起村裏的杜家。緊靠學校的杜家是這個小村莊的外來戶之一,遷到這裏來隻有幾代人。杜家一直保留著男兒習武的傳統,縱使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杜家的男人還保留著每天練拳兩個時辰的傳統。村裏跟林凡父親林柱年齡相差不大的一輩,基本都跟著杜家人練過拳腳。
這個時代,國家興修水利很大一部分都是靠人力。村裏人把國家安排的清淤任務形象的稱為“上河”。上河是一個生產隊,一個鄉甚至一個縣的人們組織在一起。俗話說,人多是非多。在上河的過程中,村裏人不可避免的要與鄰近村裏,鄉裏甚至縣裏的打交道。公平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人喜歡多挖一鐵鍁土,於是總會衝突不斷。村民們解決矛盾的辦法往往很直接,大家習慣拳頭大的說了算。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宗族社會,倆人的鬥毆很快就會演變成一個家庭,一個小隊,一個村子的集體行為。上河賣的就是力氣,來清淤的除了夥夫戰鬥力差點,其他人都不會差到哪去。可是,小凡村的老少爺們愣是沒有吃過一次虧。最有名的就是在黃河南的一次清淤中,小凡村的村民憑借一個村子四十多個棒小夥,打敗了臨鄉三個村子一百多人。按照父親林柱的說法,那就是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名氣。鄉親們戰鬥力爆缸與大部分都多多少少的練過杜家傳授的杜家拳密不可分。
很不幸的是,杜家長字輩唯一的男人,在那場讓小凡莊徹底揚名的戰役裏被鐵楸偷襲遺憾的去世了,沒有留下後代。當年是個棒小夥就能單手拔出小樹的杜家到了今天,居然隻剩下了兩個七十多歲的老爺子杜立章和杜立德。林凡前世曾聽說過杜家拳,重生後從兩歲就纏著倆位老爺子。時間久了,杜立章老爺子很是喜歡上人小鬼大的林凡。在把林凡收為幹孫之後,不顧杜立德老爺子的反對,傳授給林凡完整的杜家拳法。
杜立德老爺子在林凡堅持鍛煉了兩年後,也不得不承認林凡是個練拳的好苗子。於是杜立德老爺子放下了心結,用比杜立章老爺子十倍有餘的狠勁訓練林凡。林凡吃夠了苦,也練就了不俗的拳法,與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對陣也遊刃有餘。村裏的孩子不會乖乖聽話的,經過林凡大大小小三次鎮壓終於認識到林凡的拳頭比自己的硬,於是都老老實實的當起了好學生。
自從林凡當上了小老師,村裏調皮搗蛋的小孩很快就不見了。一個月後四處閑逛的四年級和五年級學生也被家長塞到了村裏的學校。鄉親們很高興,鄉裏的學校也停課了,自己村裏不用交任何費用就能上學,怎麼能不來呢。當然老農民也有狡猾的一麵。雖然一到三年級的小娃娃們在林凡的教鞭下成績飛漲,村民們還是在王老師的帶領下對林凡進行了一次考察,考察的結果很是讓大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