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拉幫結派關係。搞小團體、拉山頭是人身依附關係的“近親”。頭不同派係不同,不同的官員有不同的隊伍。有的則以老鄉名義相聚,或以同學關係融合。執政黨曆來主張幹部選拔要“五湖四海”,就是為了防止出現山頭、拉幫結派現象。和珅在人稱為二皇帝時,無數人都被收入他的囊下,這讓和珅如虎添翼。官官相護、互相利用、相互包庇是小團體主義的表現,它們嚴重阻礙反腐敗工作開展,因為,小團體中的一個成員出了問題,其他成員就會利用自己構建的社會網絡,為該成員走關係、借人情、上下活動,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維護小團體利益。而小團體的社會網絡頂端越高,網絡實力就越強,就越不利於開展反腐敗工作,現實也表明包庇袒護團體內部成員的腐敗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庸俗交往關係。拉幫結派必然產生少數領導幹部之間庸俗化的交往關係,主要表現有:第一,酒肉關係。部分領導幹部講究迎來送往,熱衷於燈紅酒綠,頻於應酬。用公款建立起的酒肉關係,不僅浪費驚人,而且敗壞黨風政風,還會損壞參與者的身心健康。第二,庸俗的娛樂關係。少數幹部常常以各種名義聚集在一起,動輒出入高檔消費場所。有的還通過違背規定的娛樂活動彼此結識、形成小圈子,將大量時間荒廢在不健康的娛樂上,助長了奢靡頹廢之風。第三,互相吹捧。少數領導幹部八麵玲瓏善於見風使舵、隨風倒,精於溜須拍馬、察言觀色;彼此之間拉拉扯扯、吹吹拍拍,文過飾非。上級一味表揚下級,下級不顧事實吹捧上級,為上級打掩護,排除困難。這種庸俗關係不利於幹部健康成長,更容易滋生腐敗現象。
行賄受賄關係。為仕途更加光明、多點籌碼,有人選擇行賄手段獲取權臣的歡心,而不是選擇兢兢業業、真抓實幹,靠實績來實現升遷。因為許多官員知道,和珅愛財勝過愛才,在賄賂麵前,和珅是受不住誘惑的,金錢與奇珍異寶是他最喜歡的東西。行賄人要通過金錢財物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此,行賄者和受賄人之間就形成一個畸形人際關係網絡。有的官員通過行賄搭建關係網,積累社會資本,為自己的升遷鋪路,有的官員則通過受賄聚斂財富,積累自己行賄的資本。這樣明目張膽的愛財與腐敗致使劣官當道,良官無處可守,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可悲現象。
這些畸形的關係給和珅帶來了極端的權利與財富,物極必反,也給自己帶來了致命的毀滅。貪極一時紅極一時仍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乾隆的死期也是和珅的死期。因為,看不慣和珅的人早就將和珅恨得牙癢癢了!
第五節 和珅從反腐先鋒變巨貪的警示
人一旦飛黃騰達就容易得意忘形。孔雀驕傲開屏時候也會露出自己的缺點。越張狂越容易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何況,人的欲望又是無止無盡的。一旦得到,總想得到更多。這樣就容易成為往一個無底洞裏掉。最終自掘墳墓毀滅了自己。
和珅是在清朝被揭發出來並且遭遇處死的極大貪汙腐敗分子。這樣一個人,曾經也是 “反腐敗”的先鋒,查獲一樁樁腐敗案件,並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讚賞。和珅從一個“反貪能臣”淪落成為清朝第一巨貪,這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值得很多人深思探討,更值得許多人的警醒。
現在,人人都隻道和珅貪名,汙點已經抹殺掉了他曾經清正廉明的光輝。沒有人還會重視,和珅並不是一當官就走上貪途。並且,他也曾經是個有理想有誌氣有抱負的青年。他也曾有過“輝煌”的反腐經曆。和珅乃是滿洲正紅旗人,生員出身。19歲時,他襲世職,成為皇宮侍衛,並且隻用了7年時間,他就登上了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的高位,這種傳奇的升遷速度令許多人都隻能望洋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