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小青河,跳龍門的大鯉魚
陳名海
叢林雖大,隻能臥虎一隻;池溪雖小,卻能藏龍魚。魚躍龍門,正是千百年來人們渴望突破自我、實現非凡跨越的一個形象比喻,也是實現人生夢想的最好表達。本書的主人公“大衣哥”朱之文,正是這樣一尾從池溪中躍出的大鯉魚,經過30年的努力,又趕上了好機遇,從而一鳴驚人,夢想成真!
作為朱之文的好朋友,我很榮幸與他合作寫作此書。這本書是他這麼多年來人生經曆和感悟心得融合所成。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他人生智慧的結晶,我隻是負責捉筆而已。自從合作開始,我就多次到菏澤單縣郭村鎮朱樓村去實地采訪,跟朱大哥一起聊天,一起體驗生活,感受他的純真和質樸。
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朱大哥對家鄉的感情,盡管現在他已經出名了,他最掛念的還是家鄉和親人,每次活動一完,他就往家鄉趕。
幾乎每次,他都跟我說到他的家鄉美: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水兒清清,波光粼粼,一路歡歌,永遠流淌,直奔大海。河水兩邊是茂密的樹木、搖曳的蘆葦,河裏是一條條的小魚,自由地遊蕩。河岸兩側有大量的小洞,小螃蟹藏在裏麵。岸邊,一群孩童嘻嘻哈哈,在河裏捉小魚、摸小蟹、放紙船,其樂融融。而這,就是小時候朱之文的情景,如今回憶起來,難得有這樣的快樂時光,特別有滋味。
朱大哥對這條小青河特別有感覺,因為這就是他練歌的風水寶地。長年在這裏練唱,對這裏的一草一木是那麼熟悉,那麼有感覺。就像皮格馬利翁一樣,這片樹林和這條小河仿佛已經變成了他的“戀人”,變成了他的“根”。
奮鬥可以打敗命運,汗水可以改變人生,歌聲可以創造奇跡。
貧苦農民出身的朱之文,就像河裏的一條有理想的鯉魚,一直堅韌地活著,並為躍過龍門做足了準備。朱之文普通但不平凡的成長奮鬥曆程,就是一部遠勝於海外版的暢銷勵誌書。他的經曆感動著我,感動著千千萬萬的草根一族。從認識朱大哥那天起,我就執著地想和他合寫一部關於他的傳記,以彰顯他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幹勁,褒獎他那種善良樸實的人品。
每個人的經曆都是一本大書,尤其那些經曆過大曲折大痛苦的人,生命本身就是一首高低錯落、鏗鏘有力的讚歌。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接觸多了,我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整理他的點滴言行和事跡,終於彙聚成了這本有血有肉的書。
“大衣哥”和其親友講述的事跡像一顆顆散亂的珍珠,將它們串聯成精美的項鏈是個高級技術活。在我文思枯竭、一籌莫展的時候,冥冥中,我就想起了朱大哥在小河邊練唱的情景,想起了那尾要躍龍門的“鯉魚”,我就覺得找到了目標和方向,寫作又有了新的動力。
感謝“大衣哥”的粉絲“珍珠”們提供了大量相關的資料和圖片。整理寫作中肯定有不少缺憾處,期待你們拾遺補缺,一起幫朱大哥完善。相信我們的眼光是一致的,心也是一樣熱誠的。
回憶很甜,現實很鹹,未來很美。看完朱大哥的這本手稿,我釋然了,心輕了,愉悅了,仿佛又看到:青青的小河中,一尾尾鯉魚化作條條巨龍,映紅東方天際,直奔九天而去……
寫於2012年10月24日。
修改於2012年12月12日。
三改於2013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