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保持農民本色,土地才是我的根(2)(2 / 2)

他出名後依然淳樸如初,吃的是最便宜的飯,有時饅頭、鹹菜湊合一頓,從不講究吃喝,而且從不浪費一點,節儉的美德要從自己做起。他穿的是便宜的衣服,包括上春晚時隻花費一百多元買的唐裝演出服,腳上經常穿雙布鞋。

他對自己這麼小氣,對大家卻很大方,比如:花幾萬元給村裏裝了兩個新變壓器,徹底解決了全村的田地澆水的問題,保障農民莊稼大豐收;又花錢給村裏安裝了健身器材,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逢年過節他給孤寡貧困的老人送去糧油和錢;花錢買設備建工廠,讓鄉親們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讓留守兒童可以天天和父母在一起。他看到一個生活貧困的老百姓,就毫不猶豫地掏出了身上帶的錢,全交給了他。

2013年4月23日,朱之文通過家鄉銀行向四川雅安災區再表愛心,慷慨地捐款人民幣50萬元。這是他數次向急需幫助的人伸出愛心之手後的又一次感人之舉,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雷鋒哥”!在這件事上他十分低調,拒絕宣傳炒作。

他說,自己絕對不會像某些人那樣,不顧人格甚至不顧國法去撈錢。做人還是要有底線的。

小氣與大方,辯證看問題,折射出人格。

七、看望英雄母親,捐助苦難兄弟

在老家單縣,朱之文所在的郭村鎮與英雄牛作濤所在的萊河鎮毗鄰,兩家住的村相距不足10裏。

單縣英雄牛作濤在廣州犧牲後,他的母親周翠英老人因喪子悲傷過度住院治療。他當時正在深圳參加節目製作,聞訊後,馬上搭乘出租車專程來到醫院探望英雄的母親。

他來到心血管重症監護病房,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周翠英老人非常虛弱,擔憂地說:“您老千萬注意身體,現在事情已經出了,好歹吃點東西,身體不能垮了。牛作濤英勇救人犧牲,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是咱山東人的驕傲!”

他對記者說:“我們山東出了一個大英雄,牛作濤給咱家鄉爭了光,無論如何我也要過來看看英雄的母親。”

周翠英和親屬感到非常溫暖,激動地說:“真沒想到朱大哥這麼忙,還要趕過來看我們,非常感謝,感謝朱大哥!”

他深情地對周翠英老人說,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英雄全家渡過難關。

前段時間,朱之文跟隨央視劇組到安徽六安一個偏僻的山村錄製節目。

在一戶農民家中,朱之文看到了這一家三口生活的艱辛:這位農民兄弟的家十分簡陋,又沒有地,現在都還靠吃國庫糧生活;這個兄弟的孩子得了殘疾,全家的經濟來源就隻能靠他打打小工,一家人日子過得很苦。

朱之文被這位農民兄弟的苦難觸動了,萌生了要幫助這家人的想法。他當時也沒準備,布兜裏就帶了1萬塊錢,就全拿出來了。

接到這筆捐款的農民兄弟一家感激萬分,拉住他的手就不鬆開了,一家人放聲大哭。

他們後來互留了聯係方式,就像親兄弟一樣地相處,以後有什麼事隨時保持聯係。

在力所能及幫助了一些人之後,麵對鋪天蓋地的讚美之詞,朱之文常說:這隻是一些小事,是自己應該做的。

有一天上午,他在蘇州粉絲的陪伴下一起出去,坐在出租車上,在等紅綠燈的當口,他忽然發現路邊有一對盲人老夫妻,在街邊賣場,唱的正是他擅長的《駝鈴》。他出人意料地叫停出租車,跳下去,給了盲人藝人100元錢,這時,很多觀眾圍過來,他什麼也沒說,回到出租車上就走了。

他的性格就是這樣,做人要知恩圖報:在自己遇到困難時,有很多好心人幫了他;在他有能力的時候,也會盡量去幫助別人。

八、讓出座位,坐睡過道

2012年7月4下午,他在完成新歌《祖國情》的錄製後,帶著一身疲憊,又踏上了北去遼寧的高鐵。

當時他座位旁邊有個抱孩子的婦女,他看到孩子還很小,又想到抱孩子很辛苦,就給婦女讓了座。

抱孩子的婦女認出了眼前這人就是大衣哥,連連推辭。

他怕這位婦女不好意思,就默默地走到了車廂連接處坐了下來,一開始覺得地板涼,索性就脫了鞋墊在下麵,由於連日來辛苦,不知不覺便睡著了。

後來,他這一壯舉贏得了網友的盛讚,著名作曲家孟文豪很欣慰,讚揚了他這次舉動。他剛和“小李白”著名詞作家穀傳民完成了新歌《人人都做活雷鋒》的創作和錄製。孟文豪認為他這讓座給別人自己卻坐地板的舉動,真是了不起,作為大眾明星,無疑為弘揚雷鋒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朱之文深知自己也是一名普通老百姓,隻是因為一次機會而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

他覺得,做人要知足常樂,知恩圖報,心地善良才是最美的。他會一直盡力去幫助別人,以此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