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倪波路

熊三拔(Sabbatino De Ursis)是曆史上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幸運的是,我正是熊三拔家族的後裔。在中國,很多人希望我能夠將熊三拔的故事係統地整理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他,讓他的偉大智慧和美德可以一代代地延續下去。

終於一個機會出現了。2007年11月的中秋節,我和利瑪竇與徐光啟的後裔有緣相見了,而四百年前我們的祖先是相知相識的好朋友!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場景啊!四百年前,熊三拔和利瑪竇從意大利來到中國,結識了徐光啟,而時隔四百年後的今天,他們的後人又一次相聚在中國。

在我上海的家中,尼泊爾管家拉斯曼準備了香濃的意式咖啡,我慢慢品著咖啡,感受眼前的情景,真覺得這好似四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在冥冥之中就做了這樣的安排。就連這一座三層的中式別墅也讓我覺得是這四百年後聚會的一個上佳選擇。

雖然我們之前沒有任何的溝通,但是那延續了四百年的如手足般的情誼早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阻隔,將我們三人緊緊地聯係在一起。那天我們一起討論了數學、科學、水利學和哲學。談論的間隙,我們甚至還靜靜地聆聽了一小會兒小鳥清脆的啼鳴。

天時,地利,人和,觸動了我們的情懷。我們三人有了一個共同的願望:合作創作一本書,書名就叫做“我先祖的故事”。通過這本書,我們將各自祖先的軼事、家族的曆史傳統和現在的情形講述出來。

經過討論,我們確定了本書的主要內容:三個人分別負責自己家族曆史的撰寫工作,具體包括祖先的故事、家庭的傳統、後代的曆史以及後人們目前的生活。上海徐彙區文化處主任宋先生欣然為本書作序,宋先生也正是最開始促成我們聚會和書籍出版的人。喬治·卡薩齊教授寫的一篇關於利瑪竇和漢語的文章也將收錄在本書中,它講述了利瑪竇是怎樣創作出最早的葡漢字典以及其他一些關於漢語的有趣軼事。

由於我們事先對編寫工作的繁複性估計不足,有些過於樂觀,編寫的時間超出了預期。事實上,編寫這本書不僅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而且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為了使西方的讀者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書,並讓他們能夠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維和邏輯有所了解,我嚐試給書中出現的有關中國文化的特有名詞一一加上注釋,並在一些注釋中解釋相關的曆史和社會現象,希望能夠做到盡善盡美。但是,盡管我在中國已經生活了很多年,但令我驚訝的一些事情和現象仍頻頻出現。

需要說明的是,在這本書中,你們會看到一個作者在講述他的家族故事時,時常會提到另兩個人的名字。這恰恰是證明了利瑪竇、徐光啟和熊三拔三個人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和堅實的友誼。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即使在書中多次有相同的注釋,我並沒有刪掉重複的部分,而是在注釋下麵標示出現在其餘之處的相關頁碼。

感謝徐承熙先生,他撰寫的徐光啟的故事是本書的核心部分。

最後我要對上海意大利文化處的工作人員表示最誠摯的謝意,這些意大利和中國的年輕人,他們在文化處繁忙的工作之餘,對這本書的出版給予了莫大的支持,犧牲了許多休息和娛樂的時間。他們不僅參與了本書意大利文版本和中文版本的翻譯,進行了多次的修改,還幫助收集相關哲學和曆史資料,聯係書籍的編排和印刷,並對文字進行了潤色和修改。這些年輕人是:成沫、卡門、朱利、李尤、潘瑾和李芙娜。在此,我向他們表示感謝。

三位偉大的祖先用他們的行動為我們後人照亮了前進的方向,並一直引導著我們走向成功。因此,完成這樣的一本著作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激勵,它敦促我們在曆史長河中將我們的足跡一直延續下去,不論是深還是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