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永門關之戰(1 / 2)

(1)這是一個被人遺忘的朝代,中原大地一分為三,呈現三足鼎立。劉氏、楊氏、燕氏各代表著趙國、魏國、東燕國。為了一統天下,都在養精蓄銳,大戰一觸即發。

當虎威軍副尉吳勇拿著八百裏加急公文求見趙國皇上劉彥章時,震驚了朝堂,才使副禦史高明宇與丞相王振威因丞相之子王封霸占郊外百姓土地一事的爭論停下。大將軍高仁荀逢皇上之命在一月之前到永門關視察軍隊,沒想到東燕敵軍來襲。

此時位於邊界的永門關外已狼煙四起,戰鼓聲聲,東燕先鋒部隊已在永門關外排兵布陣,身為趙國的大將軍高仁荀看了看東燕下的戰書-5日之內必破永門關,聽著打探回來的消息,先鋒五千,還有一萬敵軍在不遠處安營,但在十裏處有敵軍數十萬之多。

與眾將商量片刻,即刻下令:中朗將李璟為先鋒,朗將高浩文為副先鋒率五千鐵甲迎戰。希望可以憑借著鐵甲戰車拿下首戰,鼓舞士氣,等待援兵的到來。虎威軍以鐵甲戰車聞名於各國,中郎將李璟看著敵方的陣勢,開始部署鐵甲戰車為中心,盾牌陣在前方,箭陣跟隨盾牌之後,步兵陣在左翼,騎兵陣在右翼擺開陣勢,號聲為令,與東燕先鋒交戰。

東燕大軍以箭陣出名,九星箭陣更是將箭陣殺傷力擴大。東燕先鋒燕子辛命令騎兵率先開戰,東燕五百騎兵並未因鐵甲軍的箭陣射出來的密箭而撤退,直衝鐵甲軍的盾牌陣,闖過盾牌陣的東燕騎兵並沒有進攻鐵甲戰車,而是直衝步兵陣營,此時東燕箭陣直射鐵甲軍騎兵陣營,鐵甲軍盾牌陣為了保住騎兵陣營,全部集結在左翼,東燕步兵和盾牌陣營直衝戰車,雙方全麵交戰,大戰正酣,高荀仁看著戰局,明顯感覺到鐵甲軍的優勢完全沒有發揮出去,騎兵已自亂陣腳,步兵傷亡嚴重,這次戰役顯然很難取勝,準備再派騎兵挽回戰局,卻突然聽到東燕國的撤退號角,雖然感到疑惑卻是鬆了一口氣。

東燕國的王爺燕毅為此次出征的元帥,是皇上的親舅舅。聽著前線的戰況,自認為永門關唾手可得,帳營卻突然闖進來王府的管家“王爺,大事不好了,老丞相司徒宇不滿剛剛繼位的皇上讓他告老還鄉,在暗中集結勢力準備謀反,讓血脈不正的九王爺燕隆登基。”燕毅大驚,管家馬上拿出截獲老丞相司徒宇寫給屬下的幾封信。隨即下令吹響撤退號角,東燕先鋒燕子辛看著節節敗退的虎威軍,聽著號角聲,無奈隻得撤退。

“為何要撤軍?”燕子辛一躍便從戰馬下來,直奔營帳。卻看到王府管家,“公子,都城有危險”老奴特來稟告。眾將議論紛紛,燕毅對著東燕國旗沉聲道“眾將軍回去後整頓各部,速速撤軍,為了防止趙國追擊,子辛你與王薛將軍所部率九星箭陣斷後,雖說此戰占盡了優勢,可趙國高大將軍畢竟身經百戰,難免看出端詳”“父親放心,若是趙國有追兵也隻是探消息,不過孩兒決不戀戰,阻擊便是”子辛緊緊地握著手中的劍。眾將紛紛退去。

各部有序地接替撤退,燕毅突然拔劍狠狠地劈向行軍沙盤,“司徒宇這老匹夫,掌管朝中局勢整整三十年,還不肯放下權力,先皇在位時我一直忍讓,此番趁我出征竟敢奪燕家江山,待我回去定要他死無葬身之地”。

永門關城牆口,大將軍高仁荀派出探子前往東燕國,望著眾將士拖著疲憊的身子進城,深知此戰是將士受挫。中郎將李璟牽著戰馬對著大將軍高仁荀抱拳“請大將軍責罰,李璟願受軍規”朗將高浩文上前扶起李璟“父親,東燕軍隊敢來進犯,必定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李璟部署並未有錯,不該責罰,是我率領騎兵沒有配合好,以致傷亡加重,該責罰我”看著受傷的高浩文“快快進城,誰都沒有錯,我在城樓看著,敵軍先鋒官的確是厲害,大戰在即,怎會怪罪先鋒,豈不是自亂陣腳”高仁荀心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