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還要介紹介紹濱北有關結婚衣裝的習俗。一般的城市裏,租件婚紗或是買一套就是不錯的了。但濱北不同。這裏是清王朝的發祥地,到處都是格格和阿哥,結婚的大事,怎麼能草率?
有句話:人在衣服馬在鞍,就是普通人結婚也要裏外三新,皇室的後裔,多爾袞的後代,怎麼可以隨便,更應該多多益善。裏麵的衣服倒是好弄,再貴能貴到哪裏去,兩個人,每人千把百元就夠了,貴的是外麵的,皮的,毛的,還有高科技的。
有那要死要麵子但囊中羞澀的,很多人兒子結了婚家裏就破了產的。堂堂的英百富家當然不會破產,但這一筆奢靡也讓丁慧打怵。她算了算,房子不用了,隻要小小的修繕,在建瓴原有的房間外麵加一個小的衛生間,十萬夠了。首飾不用了。有原既然說她親姥爺給了,就權當真的,省了。酒席,百富家娶親,能去普通飯店嗎?最次也要九龍,每桌一萬,二十桌就是二十萬。當然來參加婚宴的也不能兩手空空的張了嘴來吃,但那個是沒影的事,是不能指望的。婚慶公司,打聽了,最貴的十萬,便宜的,低一個檔次少兩萬。能定便宜的嗎?這些就是四十萬。
別的,煙啦酒啦糖啦茶啦,沒個幾萬能下來嗎?都不能省。能省的,就一項服裝了,得是應季的。建瓴的好辦,大衣毛衣絨衣,又能花多少錢?最多幾萬元就可以了,男的,也沒有太多的花樣,女的就不同了,買應季的,得去皮草商店吧,誰敢進那裏呀,不信你去看,哪件入得了眼的不是十萬八萬的呢!雖說公司還在,但是錢說實話是有原大股東,他們英家這邊和以前公司全是自己家的不一樣,作為小股東,錢花起來也要算計算計。
再說,錢不是事,主要是建瓴說了,不想太張揚。丁慧覺得也是,經曆了那麼多事,她終於明白,孩子們能高高興興幸幸福福在一起才是最主要的。
丁慧的進口三件皮貨是對俄貿易最火的那年買的。它們掛在經貿會上的貴賓廳裏,人們過去欣賞,摸摸。品評品評,沒人買得起。百富和丁慧進去後,就沒人再敢進了。因為進口商在門口說了句話:“不要放人來了,真正的買家來了。滿濱北,就英董能買得起。”
這句奉承話說到了百富的心裏。在他的目標裏,就是要做濱北無人可企及的首富。百富連看也沒看,就讓劉全交了款。
買回了榮耀,但卻沒買回實惠。那套皮草服裝是按照俄羅斯人的身量做的,丁慧穿上像打鑼的:又大又肥,穿不出去。她在鏡子麵前都被自己的樣子子嚇傻了:一個典型的俄羅斯馬達姆!百富看了也哈哈大笑,說她演俄羅斯人不用化妝了。
可以肯定的是,那份皮草的原料是純野生的,不是圈養的,現在根本就買不著。送給有原作新婚裝束,可以嗎?
丁慧先對兒子建瓴說了。
“媽,你別逗了。那件皮衣,你穿都大,有原,懷胎十月吧。”
建瓴笑起來,說了一句就走了。
難道就這麼拉到?丁慧不死心。她覺的還是要說給有原。哪知有原同意了。
“俄羅斯的?太好了。原生態,還是進口的哪!我喜歡!”
她想也不想就說。
“可是,有些大的。”
她遲疑的說。
“不要緊。可以改嘛。現在的能工巧匠可多了,我自己去改。還可以做成我喜歡的樣子。”
就這麼說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