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笑紅顏25(2 / 3)

那李傕沒有言語,不過望著那字條,好久才說道:"你望著字條,上書'馬上束手,可保安全,否則大軍所過,絕不留人!',那就是說,昭烈帝並非要想把我們趕盡殺絕,可保安全,那就是說還有商議的餘地,我也覺得先撤為好!"

就在兩人做決定之時,劉備那邊的第二批箭又被送了過來,這次字條上所寫有所更改:"李傕、郭汜,你們因王允逼迫,沒法抵抗,情有可原。現昭烈帝寬巨大量,寬恕你等犯京大罪。爾等若不速降,反罪就成,就算幸運得脫,也是世界共擊之!"

看到這封信,李傕和郭汜兩個人神情大變!"世界共擊之!"這句話可不是鬧著玩的,如果然是昭烈帝救駕,救了駕說不定就會換皇帝,當時天命所處,把自己兩人定為世界公敵何嚐不可?

這第二封信是陳宮寫的,他看了第一封信的內容之後,就提示劉備道:"要是李傕、郭汜看到此信,必定心怯,然而心切隻好保證他們不敢再戰,說不定他們會立即逃走。李傕、郭汜兩人,就是兩頭猛虎,放入深山,必定還會出來傷人。而放了他們,再要緝拿就難了。這兩人如今手握重兵,要是我們能爭取過來,實力就強盛了近一倍!"

劉備思考一番,才大驚失色,說道:"公台所謂有理,如今如何辦?"

那陳宮略一思考,道:"我馬上再寫一封信,著人抄寫幾十份,再射過去,告知他們強悍,讓他們不安忐忑,同時加以撫慰,給他們吃顆定心丸,他們必然能降!"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你立即去辦,務必勸降他們,免得生靈塗炭!"

就如此,第二封信到了李傕、郭汜手上之後,他們確實心虛不已,兩人又沉思了須臾,那李傕才說道:"不如我們降了那昭烈帝,我們手下那麼多兵馬,定能受到重用。如此的話,我們也好從此變為他的嫡係,這麼我們的日子也好過得多,省得之後處處被人討伐?"

那郭汜也點了點頭,想了須臾,說道:"不過還有一件事情我們沒有確定,就是那昭烈帝究竟是不是真的,要是他們是其它部隊,假冒皇叔名義來勸降把我們賺了過去,那我們怎麼是好!"

那李傕聽聞此言,大驚失色,說道:"你的話有理由,我差點疏忽了。唉,如果賈詡先生也在就好了,他必然可以給我們指引。"

那郭汜點了點頭,說道:"惋惜如今賈先生還隨五萬大軍在路上,我們兩人也做不了決定。嗯......不如如此,我們先撤出城去,與城外大軍會和之後,後退三十裏,紮營防備,等賈詡先生來了,再通知他現在狀況,讓他來判斷這件事情。"

李傕這才點了點頭,說道:"郭將軍所言甚是,就照此法子。"說著,李傕回頭喊道:"全軍聽令!馬上撤出長安城,到城外與駐軍彙合,隨即撤出三十裏,做好防備,期待後軍到來!"

很快,李傕、郭汜的兵飛快的撤離了長安城,也沒有逃遠,西退三十裏,駐紮了下來,擺出防備之陣,停在了那裏。

這時,劉備和陳宮、張飛站在長安城頭,望著遠處駐紮的李傕、郭汜軍,怪異的問道:"不曉得這李傕、郭汜撤出城去,卻又不逃走,不過駐紮防備,究竟是什麼理由?"

那陳宮思慮了一會兒,才說道:"依陳宮所見,他們確實必然被我們的信嚇住了,不敢再戰,也不敢逃遠。我想他們還在遲疑是不是投降,興許他們還有猜疑,要不就是在等人來商議。"

劉備略略點了點頭,說道:"嗯,有理由......興許他們在猜疑我的身份,興許在猜疑我們的誠意...要是是等人商議,他們會等誰呢?"

劉備皺起了眉頭,苦思了須臾,回憶著自己那夜閱讀的《三國誌》的內容,驀地眼睛一亮,說道:"我曉得了,他們在等他們的謀士--賈詡!"

那陳宮也滿臉釋然,說道:"沒錯,早就聽說賈詡謀略過人,見識深刻,董卓全部大事全是他來拿主意,看來他們是在等賈詡沒錯了!"

劉備笑了笑,說道:"我記得那賈詡確實是個強悍角色,他也許會判斷利害的,到時候他過來了,我們須要做的,隻是是給他吃個定心丸,讓他曉得投誠大大的好就能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