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馬爾薩斯的徒子徒孫(1 / 3)

盡管馬爾薩斯是極其反動的,其理論也是十分錯誤的,但《人口原理》發表後,其積極影響是明顯的。它首先引起了1801年英國第一次進行人口普查,後來許多國家也開始關注人口普查工作。其次馬爾薩斯掀起的人口理論的爭論,引起社會對人口問題的關注、重視和經久不衰的研究,使人口問題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雖然現代西方的人口理論有很大的發展,但不可否認這些理論就其基本思想來說仍然是承襲馬爾薩斯的。再次它還使控製人類自身繁殖乃至計劃生育成為當代眾多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各國一項重要的決策。這類政策的實際將對世界人口適度發展帶來積極後果。

從19世紀2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西方人口理論基本上是沿著馬爾薩斯的思想發展,經過一番妝扮,形成了各色各樣的人口理論。

??普雷斯主義

普雷斯主義即新馬爾薩斯主義。它的基本觀點和馬爾薩斯學說完全一致,都是把人口現象看作自然現象,把人口規律看作自然規律,把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困和罪惡歸因於人口增長過快。普雷斯(Francis Place,1771-1854)是英國的社會學家,在馬爾薩斯與葛德文的爭論中,他是馬爾薩斯的積極支持者。1822年,他的代表作《人口原理的說明和例證》出版,這是一本積極宣傳和論證馬爾薩斯人口理論基本觀點的著作。弗朗西斯·普雷斯斷言,如果不抑製人口的增長,使其不超過生活資料或資本的增長,人民的生活狀況就不能有重大的或長久的改善。他和馬爾薩斯一樣宣揚抑製人口增長,但反對馬爾薩斯提出的禁欲和晚婚的“道德抑製”,主張實行避孕等人工方法來節製生育,認為這些辦法是符合從屬和道德原則的。這就為控製人口增長開辟了新的途徑。他聲稱,采取這種“生理上的預防措施”,可以使一對夫婦不致生育超過他們所希望的數目的小孩,“使勞動的供給能夠經常保持在對勞動的需求之下,而人口的數量能夠經常保持在生活資料所能供應的水平上”。這樣,不但人人都可能結婚,而且“所有階級的文化知識和生活的舒適程度都會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國家也會在財力、實力和智慧各方麵都會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避孕節製生育的措施在他心目中成了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困、失業和階級矛盾的救世“良藥”。由於普雷斯極力宣傳用避孕的方法控製人口增長,才出現了英、美等國開展大規模的節育運動。所以人們把弗朗西斯·普雷斯看作“新馬爾薩斯主義”的奠基人。

新馬爾薩斯主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西方的流行,客觀上反映了它適合於為壟斷資本的統治服務。壟斷資產階級利用新老馬爾薩斯主義,把工人群眾和殖民地人民的貧困,把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都歸因於人口增長過多。所謂“生存空間”、“人口壓力”,更是利用新老馬爾薩斯主義為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進行辯護的典型謬論。

??現代馬爾薩斯主義

現代馬爾薩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西方國家泛濫。它與馬爾薩斯主義的不同在於:馬爾薩斯主義產生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主要是為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時期出現的相對過剩人口進行辯護,而現代馬爾薩斯主義則是在帝國主義時代,資產階級利用馬爾薩斯學說為壟斷資本辯護的一種反動思想體係。二戰後,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和世界市場的鬥爭更加激烈,西方列強以更大的規模擴軍備戰,全世界籠罩著核戰爭的烏雲;民族解放鬥爭風起雲湧,殖民地附屬國紛紛獨立,但由於過去長期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剝削,經濟建設遇到許多困難,而人口又急劇增多,許多發展中國家長期動蕩不安。戰後,世界人口增長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發展,從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每年以2%的高速度遞增。這主要是由於擺脫殖民統治的亞非拉國家人民在政治上獲得了解放,生活上有所改善,從而人口自然增長率迅速提高。這樣亞非拉國家生產力發展緩慢、經濟文化落後與人口迅速增長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在這種新的曆史背景下,西方出版了許多宣揚馬爾薩斯主義的著作,戰爭威脅、民族解放運動、發展中國家人民的貧困等等,都歸罪於世界人口增長過多,特別是亞非拉人口增長過多。他們吸取了現代科學知識,采用新的材料,提出了新的措施,拋棄了馬爾薩斯的一些露骨的提法,更具有迷惑性。他們高喊世界麵臨“人口危機”。世界人口如果仍按原有的增長速度增長下去勢必造成糧食饑荒,自然資源枯竭,甚至麵臨“世界末日”,人類毀滅。

現代馬爾薩斯主義最有代表性的首推“人口爆炸論”。“人口爆炸論”首先是由赫茨勒提出的。他在《世界人口危機》中寫道:“世界人口”就像氫彈爆炸一樣驟然增長了若幹倍,近3年來,世界人口幾乎增加4倍。從此以後,人口爆炸這個詞就到處風行,說什麼“人口增長比原子彈還可怕”;說什麼當前世界上存在人口危機、能源危機、資源危機、糧食危機、環境危機,中心問題是“人口危機”,等等。

人口爆炸論者繼續鼓吹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基本觀點,把人口增長和食物增長相對比,斷言人類的繁殖比他們的食物供應增加得快。當前世界人口過剩,特別是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人口過剩,是這些國家貧困、落後、饑餓、失業等一切問題的根源,並胡說“人口過剩”和“生存空間不足”就是戰爭的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