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野蠻、凶殘的行徑,激起了天怒民怨,各地紛起的討卓聲浪逐日高漲。就在他的集團內部,也有人在伺機謀殺他。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尚書仆射士孫瑞、中郎將呂布共同謀劃誅殺董卓。此時獻帝有病剛愈,借皇帝在未央宮大會群臣之機,呂布秘密布置同郡的騎都尉李肅等,帶領親信兵卒十餘人,身穿衛士服裝,守在宮殿側門,呂布懷揣詔書等在那裏,待董卓一到,李肅舉戟刺去,董卓受傷跌於車下,口喊:“呂布何在?”呂布應聲說:“有詔書在此,令討賊臣!”一戟將董卓刺死。隨後夷滅董氏宗族。長安百姓聽到消息,皆彈冠相慶。
董卓屍體肥胖如豬,油脂流淌。守屍的官吏在董卓的肚臍眼插上燈芯,夜間點燒起來,像燈燭一樣,足足亮了好幾天。
董卓的野蠻、凶狠、殘暴,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他專權的三年,是野蠻統治的三年,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麵造成的禍害是前所未有的。
董卓生逢亂世,憑借豪強地主的地位和勢力,結連羌族豪首,創建武裝,占據地盤,名震關西。又借剿捕反抗朝廷的羌人和鎮壓農民起義軍之機,擴展勢力,終於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首領。因此,董卓十分相信軍隊的威力。在他看來,手中有軍隊,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在他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時,貪婪的本性促使他覬覦皇權。朝臣中的有識之士,也有人覺察出董卓的豺狼本性與陰謀,兩次征召董卓,就是要把他與軍隊分離,使之失去爪牙、羽翼,但為時已晚,此時的董卓羽翼已經豐滿,爪牙已經堅利,已有足夠的力量與朝廷抗衡,因此他拒不就職,然而何進召他帶兵入京,他卻毫不猶豫地前往。董卓認為機會已到,一旦進京,就靠軍隊的威力脅眾搶權。董卓是憑著手中擁有的野蠻、凶狠、殘暴著稱的軍隊實現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的。
董卓為亂,又一次證明任用賢能是治國之本。正如宋代政治家範仲淹所說:“王者得賢傑而天下治,失賢傑而天下亂。張良、陳幹之徒,秦失之亡,漢得之興。房(玄齡)、杜(如晦)、魏(微)、褚(遂良)之徒,隋失之亡,唐得之興。”像董卓這樣的人,無論誰任用他,都要亡國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