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縣與夷族接壤,慶帝登基後便派了一支軍隊駐紮在河岸邊,名為——定西軍。
後交由祝家三子祝國安統領。
在慶帝南征北戰之時,祝家一直追隨在其後,期間祝家大郎四郎戰死,祝老爺重傷,最後祝家二娘接過銀槍,一身戎裝披甲上陣,五年前失蹤。
祝老夫人承受不住打擊,沒兩年便病逝,滿門忠烈最後隻留下一個風燭殘年的祝老爺子,以及當時還是文人的祝三公子祝國安。
祝家得了殊榮,晉升定安侯,祝國安本可在上京城內承襲爵位,享受著數不盡的榮華,可他卻在祝老夫人死後,棄筆從戎,練起了武。
他沒有靠著身份去祝家軍內享現成的殊榮,而是去了下九流的“嬌兵營”。
“嬌兵營”是上京城內不學無術的管家子弟進去鍍金的地方,來這裏的公子哥都是在家中跋扈慣了,互相看不上眼,家中後台高的便拉幫結派,低的則是看菜下碟,隻盼著待上幾年,而後由家中隨便找個地方塞進去就職,在這天子腳下,哪怕是一名看城門的小兵,也比尋常人要有身份得多。
就這麼個烏煙瘴氣的地方,本以為祝三那文縐縐的樣,進去沒幾天便會回去安心當他的定安世子,可他在這裏僅用了三個月時間,便當上了統領,還將那群紈絝子弟訓得服服帖帖,而後在慶帝為夷族憂心之時,主動請纓前往西北駐守。
祝國安此行帶的幾乎都是“嬌兵營”的人,他手下還有兩名副將,一位是欽天監冼大人的獨子冼綏,一身蠻力,倒是個打架的好手,雖是嫡出,可一點冼大人的本事也沒學到,整日隻會尋花問柳,打架鬥毆,冼大人本想著過兩年將人送去皇龍衛,可沒想到他直接跑去了西北。
另一位,是中書令家的二子謝蒲。
中書令謝淵,身上帶著文人獨有的固執與死板,是先帝在位時的探花郎,因相貌俊美,入了長公主的眼,差點成為駙馬,得虧被當時還是皇子的慶帝攔下,而後為報知遇之恩,一直在為慶帝做事。
從小小的翰林院做到中書省,也是個能臣。
謝淵在朝堂站穩腳跟後才娶妻生子,妻是大理寺卿盧綏遠的妹妹,二人孕有一對雙生子——謝黎與謝蒲。
謝黎三歲能文,五歲便能與謝淵進行策論,又繼承了父母的基因,相貌生的俊朗,在上京城中,是個耀眼的存在。
而謝蒲的消息,反而是很少傳出,有人猜測是謝家二子生來愚笨不討喜,也有人猜測,是謝蒲身子不好所以鮮少露麵,對此,謝淵也並未多做解釋。
蒲,草也,謝蒲自懂事起便知自己不被父親所喜,更何況上頭還有個大哥壓著,他不明白,為何同樣是謝家的孩子,父親能夠如此區別對待。
直至他及冠,大哥考取功名進入朝堂,而他,則被丟到那個烏煙瘴氣的軍營裏自生自滅。
幸好,在那裏,他遇到了屬於他的伯樂。
謝蒲善用腦,在祝國安收服“嬌兵營”時出了不少主意,在如今的定西軍中,被大家尊稱一聲“軍師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