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未來材料展望(三)(2 / 3)

在21世紀裏,人類將進一步發展空間技術,開辟通天路,架設星際橋,實現開拓天疆的偉大理想。首先,要降低將有效載荷運輸到軌道上的費用,把載人和載貨的任務分開。運貨仍采用大型運載火箭;載人則采用有翼天地往返運輸係統,使其全部能重複使用。其中,人們將要創造出具有多種優良性能如應急、機動性良好的空天飛機,可以水平起飛、水平降落。設計方案有乂30試驗機(“東方快車”)、霍托爾()!兒)、森格爾(3八等,其關鍵部分是推進技術和綜合一體化設計,因而將涉及一係列科學(如空氣動力學等)和技術問題。

在21世紀初,人類將在近地軌道、圍繞月球和火星的軌道,以及在地月係統的自由點(地月係中的5個拉格郎日自由點。在這些點上,地球引力被月球動力所抵消;其它如日地、日木等係統中也存在自由點)上陸續建成空間港,作為空間客運的轉運站。其間將有巡天飛船常年巡回飛行,又有轉運飛船像駁船一樣在空間港與巡天飛船之間接送貨物和人員。當近地空間港和火星空間港建成後,便形成一個完整的航天運輸網絡。“與“位於地月的連線上,它們可能成為飛往火星的最佳起跳點。人類如要長期地在月球、火星和空間港上工作、生活、定居,必須要不依賴於地球而開發完全能自給自足的生物圈,並建立初期前哨站和基地,形成開發內太陽係的完整係統。

總之,人類還將進一步開發太陽係的資源,把無限豐富的太陽能與太陽係物質結合起來,建立新的空間工業、農業,開創嶄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實現空間人類化。

(三)航空航天技術突飛猛進

1.航空技術

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132隱形戰略轟炸機和“曙光女神”間諜飛機的發展。82轟炸機機身長21米,翼展卻寬達52.4米,“336”

看上去像一隻巨大的三角形蝙蝠。由於這種飛機使用了各種最先進的隱形技術,如機身表麵塗有電波吸收材料,結構體大量使用可透過雷達波的複合材料,並采用一些巧妙的設計來減少紅外輻射和降低排氣溫度,大大增強了82隱形轟炸機的功能,使其能在攜帶25噸炸彈(或核彈)條件下,不需空中加油,續航1.8萬千米,能穿透世界上當前最嚴密的空中防線,對地麵目標準確攻擊。預計到21世紀初,這種飛機仍將是最具生存能力的飛機。“曙光女神”間諜飛機的外形也是三角形。據披露,該機的巡航速度高達8馬赫(即時速8440千米),可以在不到3小時內飛到地球的任何地方進行間諜活動。該飛機有如此高的速度,主要借助於以液態甲烷為燃料的一種新型噴氣發動機和有點類似衝浪運動的“聲頻動力”概念。當具有特殊外形的飛機沿著它所產生的超音速衝擊波滑行時,屆時發動機的尾噴氣流與這種超音速衝擊波相互作用,從而使飛機以驚人的方式加速航行,直至8馬赫。據稱,這種發動機預示著21世紀未來飛機發動機的誕生。

1.航天技術

航天技術已為人類開創了向無限空間進軍的基礎條件。下一步的發展主要有三個大走向:一是美國國家空間委員會於1986年向政府、國會提出要在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內重登月球,第二個10年進行載人火星探測的設想後,美、日、歐和前蘇聯都紛紛提出了發展規劃,表明重返月球和探測火星,將成為21世紀初人類進軍空間的主要行動,並掀起開拓月球、火星活動的新高潮。二是大力開發空間資源,發展空間產業。一方麵加強通信、氣象和資源探測的開發和利用空間微重力條件從事各種空間產業的開發活動,同時,將對月球、火星資源的蘊藏情況進行科學研究和探索。三是繼續使航天技術為軍事戰略服務。除了將航天器作為獲取軍事情報、指揮、導航的重要手段外,美、俄等國都在秘密研究攻擊型太空武器、光和粒子束的高能射束武器,以及以衛星、空間站為基地的天基武器係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