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1 / 3)

(抱歉,又見大綱似結尾!)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大明朝的最高統治者萬曆帝駕崩。

隨即,太子朱常洛繼位,年號泰昌。

本來以為新君繼位,會有一番作為,不想登基大典後僅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泰昌帝就一病不起。

結果,泰昌八月一日登基,九月一日就駕崩了,做了一個月的短命皇帝。

隨後,新太子朱由校在群臣的簇擁下,匆匆登基了。

在朱常洛父子登基為帝的背後,有幾個人出力甚多,不可忽略,這幾個人分別是東林黨人楊漣,安徽人汪文言,以及東宮大太監王安。

王安在內,汪文言居中策應,一幹東林大佬在外做奧援,楊漣身為急先鋒,赤膊上陣,最終以所謂的紅丸案將內閣大佬方從哲趕下了台,東林黨仗著扶持兩任皇帝上位的功勞,一舉掌握了朝中大權。

這其中,****的姥爺魏忠賢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因為和****的血緣關係,****被貶出京之後,魏忠賢被萬曆帝趕離了皇長孫朱由校身邊,走投無路之下,他投靠了朱常洛的寵妃李選侍。

泰昌駕崩之後,李選侍孤苦無依,想要成為皇太後,以免後半輩子在冷宮度過,然而,宮外的東林黨人似乎對她並不在意,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所謂的移宮一案。

最終,李選侍一方敗下陣來,她最終沒能當上皇太後,九月初五日,她抱著皇八女,徒步從乾清宮走向宮中宮妃養老處——仁壽殿噦鸞宮。

之後,在移宮案中站在李選侍一方的魏忠賢自然沒有好果子吃,在宮中被大太監王安打壓,多方掙紮,乞求,這才勉強保住了性命。

天啟登基之後,東林黨掌握了朝政大權,齊黨,楚黨,浙黨一係的官員大受打壓,朝堂上,風波四起,黨爭不斷,隻不過,這種風潮短時間內還影響不到範縣來,****這個父母官未曾受到波及,畢竟,他已經被貶出了京,政治前途似乎不再光明了!

然而,****也有****的麻煩。

天啟二年五月,聞香教徐鴻儒叛亂。

他率眾在巨野西部、鄲城南部和範縣、催陽起義,用紅巾為標誌,義軍發展到10萬多人,先後攻占鄲城、鄒縣、膝縣,掠運河僧船,襲擊曲阜,天下震動。

範縣也在聞香教的攻擊範圍,****率領鄉勇擊敗了聞香教的進攻,然後,以蒙放帶來的山東響馬為骨幹,加上投誠的雙龍寨一幹人等,組織了數百精騎,晝伏夜出,趕了數百裏,趕到徐鴻儒中軍大寨前,在淩晨時分發起攻擊,直取中樞,擒獲徐鴻儒,一夜之間,數萬聞香教眾分崩離析,四散而去,這時,朝廷的平叛人馬才剛剛從衛所開拔。

天啟登基之後,並未忘記****這個臣子,多次要求將****調回京城,隻是,這時候,東林黨大權在握,不曾理會他的意思。

****立下大功之後,天啟繞過內閣,將其暗中調回京城,這時,魏忠賢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性命隱隱不保。

當時,東林黨在朝廷上勢力龐大,對齊,楚,浙餘黨窮追不舍,氣焰囂張,王安在內為其奧援,兩者內外結合,掌握了大權,天啟對其隱忍不發。

****進京之後,與天啟秘密見麵,隨後,在魏忠賢的幫助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王安拿下,鏟除了他在宮內和東廠的勢力,魏忠賢掌握了宮中和東廠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