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今昔
京漢火車站。現在租給某公司作為辦公樓,小巧而華麗的建築上赫然寫著漢口兩個字。隻是身處鬧市,渾然忘卻這裏曾經的蒸汽機車呼嘯而過的場景。十幾年前,在現在的武漢軌道交通一號線的原址上還跑著鐵路。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的“輕軌”,隻有一個堆得很高的土堆,一頭向西連接礄口的車站一邊向東連接江岸貨場。中間著名的循禮門車站—— 一座近百年曆史的老站,在修地鐵的時候被拆除原地重建,現在的循禮門車站的C出口就是原來的老京漢鐵路的循禮門站。變化有兩個:一是外形變了,建築物變新了;二是功能變了,從火車站變成了地鐵二號線的站點。小時候總和祖父母在傍晚的時候在這條鐵路上散步,呼嘯而過的蒸汽機車和破舊的沿線景象在那時看來是一種邋遢和落後的風貌,如今變得令人無比懷念。每次經過京漢大道武勝路的路口時都會抬頭看看現在的輕軌,眼前時不時會浮現那時的轟鳴的蒸汽機車駛過時的光景,心裏頓時思緒萬千。
武漢的三大火車站。作為漢口人,先說說漢口站吧。小時候曾經鬧著要父母帶著從老漢口火車站搭乘一次火車去武昌站,在八十年代末,這算是一件奇葩的事了。車站人員還問為何你們全家都沒有行李之類的。當時隻是為了體驗一次火車過長江大橋的感覺。後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漢口站搬遷到了現在的地址,站前豎起高聳的大鍾,上麵聳立著大氣的“漢口”兩個字,幾百米外就清晰可見。這座火車站在那個年代算是氣派的了。直到前年,漢口站再一次翻修,改造建成了老京漢火車站的擴大版,讓這座百年曆史的老站重新煥發出光芒。如今漢口站還通了地鐵,一出車站四周高樓林立,幹淨整齊的站前廣場呈現全新的風貌。同樣改變的還有武昌站,從老舊的蘇式建築變成了楚皇宮的效果,外加出自法國設計師之手的武漢高鐵火車站的現代風格,武漢的三大火車站把武漢的過往今昔全部展現在了世人眼前。楚國風格的武昌站、民國風的漢口站、未來感十足的武漢站,共同見證了武漢的變遷和發展。
徐家棚鐵路輪渡。位於徐家棚原武昌車輛廠北部的沿江地帶,一條老舊的鐵路在江水中侵蝕,枯水期的時候大部分鐵軌還裸露在江灘上,到後來被納入了江灘公園的一部分供人觀賞。在長江大橋修建起來之前,京廣大動脈就是靠這個火車輪渡來擺渡的。如今時代不再需要它們,於是便放任其慢慢消亡。現在偶爾有人專程來到這裏膜拜這處遺址。隨著城市的發展變遷,太多類似值得紀念保留的地方漸漸被遺忘荒廢,比如二七路的轉車盤就完全可以作為工業遺址開發成博物館。隻可惜很多類似的遺址都被鋼筋水泥森林所侵蝕。
長江二橋下麵的綠皮火車。這裏停有幾列各種年代各種型號的綠皮火車車廂,大多在風雨中已經鏽跡斑斑。從長江二橋下有一個入口可以進入,時不時會遇到一些拍攝藝術照的文藝青年和拍攝婚紗的新人。需要注意的是這裏野狗較多,若是前往需要注意安全。
江岸火車站和二七鐵路大罷工紀念碑。位於軌道交通一號線的徐州新村往北的五十米處,二七長江大橋的北引橋處便是博物館。要是去江岸火車站的站台,還需要向東穿越一片小區。在幾個小孩的帶領下,我們從一個小門穿入了江岸火車站。這裏每天早上和下午有接送鐵路職工上下班的通勤車往返武漢北編組站。要是想體驗綠皮車之旅,自己拉開車門就可以上去了,不要票。
雙城記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