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6月10日(2 / 2)

房主人姓王,大家都尊稱她為王姐。王姐祖籍洛陽,上一輩人支援三線到新疆落了戶。王姐為人大方耿直,在那裏人氣很高,過往的人都要拜訪她。

她本來住在於田縣,但她說她喜歡山裏,於是在這裏蓋了房子。房子再往前走一兩公裏,就是阿拉叫依,也叫三棵樹。開頭提到,這裏是古代進出西藏的關卡,修老新藏公路時,這裏也是指揮部,那三棵樹就長在院子中間。

王姐見到我很高興,說她很想去阿什庫勒盆地看火山湖,但是她的身體可能去不了。我就給她看我拍的照片,她激動得語無倫次。

王姐建議我去看看阿拉叫依,那裏還殘留著當年修路大軍駐紮的痕跡。這是曆史,必須要去看一下,我便冒著雨前往阿拉叫依。這阿拉叫依,乍一聽像上海話:我叫他。

從王姐家出發,一路都能看到地上有一個個或者一大片的方框,那是當年解放軍安營紮寨的痕跡,規模很大,可以推斷當年這裏人不少。趕到三棵樹的位置,發現那裏遠遠不止三棵樹。一道長長的殘壁外,長著一排高大的楊樹。滿樹的嫩葉,在雨中輕輕地隨風擺動。半個月以來,第一次看見樹葉,親切得很。

進到院子裏,映入眼簾的全是殘垣斷壁。這裏的牆全是土牆,六十年的風吹雨淋,早已麵目全非。院子的北麵,還有三間用土夯起來的小房子幸存。

走近一看,門上還有鎖,想必是普魯村牧民的臨時居所。再細看,這門,還是六十年前的門。兩道門上分別用繁體字寫著:弎號、肆號。我猜想這應該是當年部隊的三號和四號首長住過的。

當年的英雄們,六十年過去了,你們還好嗎?

公司的車來了,但被修柏油路的人攔在路上,說修路不讓過。王姐幫我們找了一輛雙排座卡車,送我們到修路的地方,再走路過去坐公司的車。由於駕駛室裏坐不下,我隻能坐貨廂。當時又下雨又刮風,天氣很冷,我的棉襖又被扔到了山裏麵。車還沒開,我就凍得縮成一團。等車快開了,王姐趕上前來,二話沒說,就將自己的外套脫下來,一把遞給我:兄弟,你穿上!

貨車啟動了,我看到穿著秋衣站在雨裏揮手的王姐,有一種特別想哭的感覺。

從阿拉叫依到普魯村,要翻過一座很高的達阪,這個達阪很美。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一句描寫這座達阪的話,大概是這樣說的:交錯縱橫的小山,像一片片綠油油的仙人掌。很多語言,是不可能坐在家裏想出來的,隻有到過這裏的人,才會真正明白什麼是“綠油油的仙人掌”。

小雨夾著薄霧,卡車在綠油油的仙人掌叢中穿行。

土腥、草香,混搭著羊糞的清香,還有霧氣特有的“煙味”,這一切,帶給人的是恬靜,以及內心的安寧。去感受自然,去接受它的撫慰。

趕到於田已是半夜一點,算起來已經是6月11日淩晨。陳總給我安排了酒店,和一位姓王的工程師住一起。

十幾天以來,第一次洗澡,洗完澡久久的不能入睡。

我的克裏雅之行,可以畫上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