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妃,你說那裏話朕有你相陪,已經很輕鬆了!"玄宗對與趙麗妃的知書搭禮還是很喜愛的,和趙麗妃都甚得寵愛。
玄宗看著長廊外的假山池塘中遊蕩的小鯉魚,輕躍而起,突然輕歎了一聲"江山一波三折,也不知這天下何時得以安定。"
趙麗妃愛戀的看著玄宗,輕喚了聲"皇上。"
玄宗大笑著橫腰抱起趙麗妃向寢宮走去,路途的宮女參禮"皇上萬歲、萬萬歲"皆低頭裝作沒看見。
玄宗對趙麗妃說"麗妃已為朕添下了一子,不如再,嘿嘿!"
麗妃羞不可言嬌聲道"皇上"可是心裏卻是歡喜不已。自己為玄宗添下的次子劉瑛,頗為喜歡,也是太子的強力候選人。
唐玄宗的一係列有效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新的發展,超過了他的先祖唐太宗,開創了中國曆史上強盛繁榮、流芳百世的"開元盛世"。
如果說唐太宗為唐朝立下了不世功勳和貢獻,武曌雖然獨裁統治,但卻也不能否認。中宗懦弱局內、睿宗無心理政,雖然改了國號,要不是武曌及時擔起政治重擔,恐怕唐朝等不到"大唐盛世"就會香消玉殞了,直到玄宗長大並能夠獨當一麵時,才功成身退似的歸天西去。所以可以說是武曌不小心延續了李唐的香火。從而才有了玄宗進一步中興了唐朝,將唐朝推向了一個空前的盛世。
卻說。
姚崇不愧是玄宗選中的人,雖然出於百官的意見,玄宗到底思前想後,沒有一下子升姚崇為相,但是不得不說姚崇還是為政清明才幹之人!
姚崇入朝高官後,深得玄宗器重,這讓張說極度恐慌了起來,這一天張說密信岐王各自除了家中,(睿宗一生有六個兒子,除一個夭折外,餘下是長子寧王憲、次子申王,三子玄宗、四子岐王範、五子薛王業。)
張說躬著身子對岐王說"岐王,姚崇入朝高官後,獨斷獨行,簡直就是胡來,可是卻偏偏深得皇上信任,您是皇上弟弟,感情深厚,岐王可否出麵與皇上說說,不能讓姚崇這麼胡來了,貶姚崇去地方才是。搞得我這個宰相是坐如針鑽呀!"
張說和岐王的關係還好,加上一些誘人的條件,岐王自然樂與做那舉手之事;便笑著答應了!
姚崇從線人那裏得知張說秘密和岐王見麵的消息,決定抓住這個契機,反撲張說一口,不能任由人暗箭傷人不是;不過姚崇是精明人,自然不會明著去揭發,隻怕那樣揭發不成,自己還會有性命之憂。
這一天,百官退朝,姚崇故意裝作坡腳受傷的樣子落在了最後,玄宗出於關心教主了姚崇問道"姚愛卿,你的腳怎麼了,一跛一跛的。"
姚崇平靜的道"我的腳壞了"。
玄宗神情一急,關切的追問道"不很痛吧?"
姚崇拋磚引線的道"我心裏有個憂慮,痛苦倒不是在腳上。"
果然玄宗又好奇的追問道"愛卿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姚崇心知時機已到,開門見山的說"皇上,岐王是陛下的愛弟,張說是輔佐大臣,他們秘密乘車出其家門,恐怕要壞事啊!所以我很擔心。"
姚崇的話,給玄宗很大的震動,擺了擺手叫姚崇退了下去,並不是不信,而是需要自己冷靜下,從此玄宗對岐王有了一些間隙,而張說的宰相更坐不下去了。
次日上朝時,張說被被貶為相州(治所在今河)匕臨漳縣西南)刺史。
姚崇上台為相後,政績連連,在開元年間為玄宗創下了不少功績,也為盛世奠基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繼姚崇病逝後,宋璟為相,再後是著名宰相張九齡,張說期間也升職入朝,不可否認,雖然其和姚崇爭鬥不休,但是其本身卻是一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