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又歎了一聲氣說:"原來我以為我依靠公主,得到了天下一般人不能超越的富貴和權勢,沒想竇懷貞輕易就得到了那讓我羨慕不已的權勢和富貴!"
太平公主聽後,說:"這有什麼憂愁的,你想當宰相,隻要我跟皇上說上幾句,就可以入你願,你做了宰相,還怕沒有竇懷貞那樣的富貴嗎!"
崔湜聽太平公主說出這樣讓他開心的話,感激涕零,說:"公主如此說話,真是感激不盡!"
太平公主說:"感激的話以後再說,你做了宰相後,一定要記得你是站在我這一邊。"
崔湜說:"這不用公主提醒,無論將來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官居何職,效忠公主是首要之事!"
太平公主說:"我提拔你們這些人,我是用盡了心思的,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崔湜說:"這個公主放心,我會全力以赴為公主辦事。但有一件事情,我有求於公主!"
太平公主問:"什麼事情?"
"同僚中有一個叫陸象先的人,希望公主能引見他為相!"崔湜說。
太平公主說:"這個人跟我有什麼關係,我為何要幫他呢!"
"陸象先品行高潔,很獲人心。他若入相,必將眾望所歸。我與他同升,也是附驥名彰的微意呢!"崔湜說。
太平公主想了想,點頭說:"你說的很有道理,我答應你的要求!"
崔湜滿意地微笑,心中的感激之情,簡直五體投地。
第二天,太平公主將崔湜和陸象先,舉薦給睿宗。睿宗看太平公主推薦這兩個不僅不看好,還厭惡的兩個人,毫不客氣地對太平公主說:"崔湜使一個奸詐小人,為人齷齪,愧為像才。陸象先也是平庸之人,不得人心,不可為相,將有負眾望。"
太平公主說:"陛下,他們二人是有瑕疵,但世界無完人,不可因為一個人缺點,否定其他的能力!"
睿宗說:"話是這樣說,朕認為做宰相的人最好瑕疵少一點!"
太平公主見睿宗不讓他們為相很堅決,著急的麵頰緋紅,說:"時下宰相韋安石、李日知,不也把朝政搞得紊亂不堪嗎?陛下,為了朝野,暫時讓崔湜和陸象先代替他們二位為相,如果他們不能承擔宰相的重任,再換也不遲啊!"
睿宗聽太平公主這樣說,想到眼下朝政確實混亂不堪,兩位宰相沒盡到他們的責任。於是說:"按照你的說法,朕必須這樣做嗎?"
太平公主說:"是的,陛下,宰相是朝中要職,選對人了,將是天下人的福氣!"
睿宗點點頭說:"為了朝野的安危,依你了!"
太平公主說了睿宗,興奮不已,立即前往把好消息告訴崔湜,達到取悅情人的目的。
數日,睿宗下詔書,出韋安石東都留守,遷李日知吏部尚書。命陸象先為同平章事,崔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吏部尚書劉幽求為侍中。同時,蕭至忠進任刑部尚書,
時下秋高氣爽,太平公主的心腹在都朝中擔任要職,心曠神怡;仰望星月,舒展雙臂,倍感輕鬆;突然看見西方的太子微恒旁,有彗星出現,光芒數丈;使得她眼睛一亮,除掉她行事的絆腳石太子李隆基的妙計,在腦海裏產生,毫不遲疑地密召形象學家李及。太平公主把計策告訴了李及,李及速去見睿宗,說:"今夜彗星出現,即是除舊布新的變象,且帝座及心前星,有所變動,估計是太子想繼承大統,請陛下傳位於太子!"
李及的本來意思,是想以此激怒太子,在中間挑撥,讓睿宗懷恨太子會迫不及待想他退位。
睿宗聽後,信以為真,高興地說:"朕早就想傳位太子了,既然天象都如此,那還有什麼疑義;而且朕也厭倦了帝王的生活,朕要傳位太子,意已決!"
李及見睿宗把他的話當真了,情知說什麼也沒有用了,值得趕忙回去報告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聽後,感歎道:"這不是弄巧成拙嗎?這該如何是好啊!"接著對李及說:"你先退下,我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李及退了出去後,在殿上走來走也沒想出什麼辦法,阻止睿宗傳位太子。隻得密召黨羽,商量計策,商量的結果認為唯一的辦法就奏阻內禪,暫時穩定局勢。於是大家接二連三地上奏睿宗,都沒被睿宗批答。使得太平公主急急如漏網之魚,不得不親自麵奏,即使舌吐連花,都改變不了睿宗的決定。
第二天,睿宗就下了手諭,傳位太子李隆基。
過了數日,內禪期廟,太子李隆基即位,是為玄宗,尊睿宗為太上皇。
先天元年,立王氏為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