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說:"朕每天都呆在宮中,知道你是清白的,怎麼會將你交於叛賊呢,你快起來吧!眼下商討如何打退叛軍是最緊要之事!"
上官婉兒聽中宗這麼說,放心地站起來,拿出手絹擦了擦臉上的淚水。說:"陛下,妾認為李多祚隻是借口進城要將陛下致於死地,幫太子快點登上皇位,陛下今一定要將這樣陰險的叛賊誅殺,不能留活口!"
在旁的楊思勖,上前奏道:"上官昭容言當極是,這等逆賊,人人得而誅之。臣雖不才,願意率軍,出城門討伐叛賊!"
中宗聽楊思勖這麼說:"朕對卿的忠心感激不盡,你等去的時候,多加小心!"
楊思勖說:"是,陛下!"
楊思勖即刻下樓,迅速來到太極殿,傳諭宗楚客等人!宗楚客立即分了一千士兵,讓楊思勖帶領;楊思勖披甲上馬,領兵出城門接戰。
此時,李多祚因中宗還沒回答他的話,還一直在城樓外麵等著,按兵不動。太子前來接應李多祚時,路遇魏元忠之子前來協助。他們趕往玄武門時,見李多祚按兵不動,也在後麵等候。
李多祚女婿野呼利執戈前驅,欲要奪門而進。突然見大門開了,趕忙馳門進入,卻遇楊思勖,楊思勖見狀,揮刀砍向野呼利,野呼利來不及躲閃,被砍下了馬。楊思勖見他還沒死,再砍一刀,結果了野呼利的性命。
李多祚見楊思勖殺死了女婿野呼利,麾兵齊出,迎戰楊思勖.但李多祚部下隻有兩三百人,敵人有上千,兵力懸殊,而且士兵見野呼利被殺,更覺得沮喪,敵人逼近時,都紛紛倒退!李多祚見狀,鼓舞士兵,說:"不要後退,今日事成,太子一定會重賞大家!"
在玄武門城樓上觀戰的中宗,看李多祚的部下,欲要後退;為了堅定他們退去的決心,於是大聲對他們說:"你們都乃朕的衛士,為何要依從李多祚造反呢?若你們歸順朕,與朕同心協力誅殺李多祚。朕不僅不計前嫌,還會重賞你們,給你們無限富貴!如果硬要抵抗的話,楊思勖領導的上千士兵會讓大家沒好下場的·"
羽林軍聽中宗這麼說,認為李多祚處於被動地位,依從中宗可能有利於自己,於是倒戈,亂刀殺死了李多祚。
在玄武門前的這場血戰,孤獨煒之、李思衝、李承況,魏元忠的兒子等戰死亂軍中,隻有太子李重俊,騎著快馬,逃了出玄武門。
成王千裏父子,得知李多祚被人殺死了。於是領兵前來助戰。宗楚客、紀處訥領軍引兵抵抗。由於寡不敵眾,成王千裏父子也戰死了。
接下來。宗楚客令果毅軍將趙思慎追捕太子李重俊。
太子率領百騎經過終南山,準備逃到鄂西去;在一個小樹林裏,休息整頓軍馬時,被自己的左右殺死,殺死他的人,然後把他腦袋割了下來,獻給了趙思慎。趙思慎再將太子的首級帶到京城,交給中宗。中宗見了自己兒子的首級,臉上沒有一點痛惜之色,而是把太子首級獻給太廟,祭祀武三思父子的靈柩。然後懸掛在朝堂上示眾,警告一些人,造反將是這種掉腦袋的下場。
成王千裏父子,以及李多祚等的家屬,全被牽連,被朝廷誅殺!追贈武三思為太尉梁宣王,武崇訓開俯儀同三司魯忠王。加授楊思勖為銀青光祿大夫,紀處訥為侍中。追念李重潤,特贈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