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商業拓展目的(2 / 2)

對於一場並不精彩甚至可以說是醜陋的比賽,居然能夠引發現場觀眾如此熱烈的掌聲,實在是讓大家非常意外的事情……

貴賓席上陪同港足總主席霍震霖看球的阿根廷足協主席伸出手去,似乎在祝賀著香港隊獲得這場來之不易的平局,霍震霖也是微笑著表示感謝。

“真是意想不到啊!”第二天的訓練開始前,巴喬笑著說道:“我昨天接到了十多個電話,都是我以前熟悉的朋友,索取你們的資料和經紀人的電話,翟!詢問你的最多,郭!還有你,河床對你很有興趣……”

環視著大家,巴喬說道:“好像現在你們都已經和的體育經紀公司簽約了是吧,我把斯潘維茨先生的電話給了他們,相信他能夠把你們也運作到各個聯賽的豪門球隊……”

“耶!”球員們都高興的歡呼了起來。

香港隊的所有隊員,包括五大歐援,都已經成了在香港注冊成立的體育經紀公司簽約球員,這個體育經紀公司是斯潘維茨公司的亞洲香港地區合資合作單位,在香港地區進行雙向運作,

此次美洲杯,這個體育經紀公司與陳灼青訓營的球探團隊一起,總共派出了100多人的龐大隊伍,基本上香港足球圈的知名經紀人和球探都來了,斯潘維茨也親自出馬,愛瑪和瑞貝卡也都是團隊成員。

在進行成年球員雙向運作的選擇上,他們將會在盛產球星的南美物色14到17歲年齡段的球員,作為“球星金庫”的人才儲備。以及從各俱樂部中挑選33歲以上的大齡球員,為香港足壇物色一些實用型物美價廉的球員。

在這兩個年齡段中淘金,因為5到13歲年齡段的係統訓練中,剛剛成立的陳灼青訓營通過投資隻能解決硬件問題,但是優秀的青訓教練團隊還沒有建設完成,因此這個年齡段的球員,在南美成長更為有利,當然了,這些經紀人和球探,在物色球員的同時,也負責幫助陳灼的深圳青訓營物色青訓教練團隊。

這幾個方麵,是輸入型工作,此外由斯潘維茨和愛瑪牽頭運作,把香港足球隊以及香港職業聯賽中的球員送到南美進行“委托培養”,是輸出型工作。

所謂“委托培養”,就是通過“低價租借”的方式,讓香港球員們能夠獲得在高水平的平台上鍛煉的機會,之所以是“低價租借”,是因為像阿根廷、巴西這樣的聯賽可供選擇的人才眾多,他們不會願意為亞裔球員提供太高薪水,而且相比較來說,南美球員這座金礦是“富礦”,而亞裔球員在他們眼裏是“貧礦”,兩者相比,他們更願意在南美小球員中深度發掘,而不願意把機會浪費在“貧礦”身上。

這種“委托培養”,在**十年代的時候,日本搞過,日本足協會有專門的輸出計劃,把適齡球員低價、免費甚至倒貼錢送到高水平的聯賽中效力,像意甲第一人三浦知良就是這種倒貼模式,為了提高日本足球水平,日本足協和日本大財閥大企業不遺餘力。

另外日本還會把大量5-12歲、13到16歲的青少年球員送到南美和歐洲進行青訓,有資金能力的是足協組織個人付費,資金能力稍弱但是天賦好的,一些日本職業俱樂部會采取這種“委培模式”。

霍震霖不僅是港足總的主席,體育產業也是霍氏家族的主要產業,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圈子較窄,霍氏體育產業並沒有能夠向東亞之外拓展,隨著陳灼、斯潘維茨和巴喬的加入,霍氏家族的體育產業也就擁有了全球化的基礎!

陳灼在香港注冊成立的這些機構,以及他在深圳的青訓營,除了斯潘維茨經濟公司之外,霍氏家族和巴喬都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此次美洲杯之所以巴喬和霍震霖在日本因地震原因宣布退出之後積極申請參加,除了為世界杯熱身的考慮之外,更主要的是商業拓展方麵的考慮。

榮譽和勝利是精神層麵,商業拓展和經濟收益是物質層麵,兩個方麵缺一不可,還要通過製度層麵來規避弄虛作假和作弊這種唯利是圖的短視帶來的摧毀。

相比較一場比賽的勝負而言,毫無疑問,在美洲杯的首戰中被吹掉的這個角球直接破門,抵消了40次犯規和11張黃牌的負麵影響,讓香港隊贏得了當地球迷的支持,對於整個商業拓展的跟隨計劃,有著更大的經濟價值!

“距離我們的第二場比賽有四天準備時間,這幾天時間裏,我們要明確我們的目標,對玻利維亞隊,我們要一改死守模式,全力爭取勝利!”巴喬向球員們做著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