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芬海姆在自己半場的區域防守還是相當出色的,後腰古斯塔沃盯防範尼,前腰愛德華多對抗陳灼,魏斯前後跑動補位,中後衛西穆尼奇指揮著後防線一次次把皮特羅伊帕誘進“越位陷阱”中去,霍芬海姆打的有張有弛。
漢堡隊的防禦,似乎也是以那名中國球員為核心,左右兩個邊路的年輕防守球員上一場對富勒姆的比賽並未出賽,現在看起來,他們雖然技術和經驗還不是特別老練,但是良好的意識和體能彌補了經驗上的不足。
萊利文森所說的兩名年輕防守球員,分別是斯潘內爾和拜斯特,捷克小將和德國小夥這場比賽打的都很開放,沒有太多的拘謹。
霍芬海姆進攻的一個主要策源地愛德華多現在和陳灼糾纏在了一起,“德乙助攻王”薩利霍維奇和“山寨埃托奧”奧巴西雖然頻頻換位,卻總也擺脫不掉斯潘內爾或者拜斯特“橡皮膏”一樣的糾纏,無法在對方全部回防之前打出快攻來,往往好不容易通過配合擺脫了這兩個家夥,一抬頭,漢堡隊的球員已經全都退防到位。
如此一來,霍芬海姆頂在前麵的伊比舍維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接不到傳球,形同消失。
(四)
上半場比賽雙方拚搶非常積極,但是場麵卻略顯沉悶,到了中場休息階段,雙方依然保持著一比零的比分不說,兩隊射門也分別隻有三次和兩次,漢堡隊除了陳灼那個任意球之後,隻有皮特和特舍各有一次偏離球門很多的射門,而霍芬海姆,也隻有奧巴西在中場附近的兩腳毫無威脅的遠射而已。
角球方麵雙方居然是零比零,誰都沒有角球,更多的是界外球和邊線附近遠離球門的任意球,一場中場附近的攻防絞殺戰,讓霍芬海姆的球迷也看的昏昏欲睡。
這種平淡和沉悶,在現場刺探情報的富勒姆助教萊利文森眼裏,卻是相當有價值。
很顯然,整個上半場,漢堡就在反反複複試驗圍繞著範尼和陳灼的進攻套路,尤其是範尼壓著兩名後腰往後的頭球回敲,總共上半場打了四次,除了造成任意球的那一次之外,有兩次都形成了傳球,也就是皮特和特舍在禁區內的兩個搶點射門,隻有一次愛德華多搶在陳灼之前實現了破壞。
萊利文森在內心裏有所勾勒,倘若頭球擺渡的不是範尼,而是換成他們的那個叫做“小伊布”的瑞典前鋒,然後在禁區內爭頂的變成範尼,那麼富勒姆的危險性豈不是要提高很多?很顯然,攻擊型的愛德華多對付那個中國球員還是有些吃力,不知道下半場蘭尼克教練會不會做出什麼針對性的調整。
(五)
中場休息的時候,率先做出調整的,反倒是一球領先的漢堡隊。
從陳灼的角度來說,這場比賽,勝負是重要的一個方麵,但是針對雙後衛平行站位和區域防守體係的進攻演練,更是一個重要的方麵,所以他沒有想著如何保住這一比零的勝果,而是通過調整繼續對進攻套路進行演練。
換下的是皮特羅伊帕,換上了韓國小將孫興民,看上去,這是前鋒之間的對位換人。
霍芬海姆主教練蘭尼克的第一判斷是,皮特羅伊帕和孫興民相比,非洲球員更喜歡盤帶過人和即興發揮,在執行戰術配合方麵,韓國球員可能更強一些。
從個人上來看,孫興民其實也並不是一個搶點型的選手,而是有些像影子前鋒的類型,對於漢堡隊此次的對位換人,顯然蘭尼克並沒有覺得有太多的威脅。
隻不過這次換人之後漢堡隊的表現,卻大大出乎蘭尼克的預料,看台上的萊利文森也有種說不出的擔憂,具體為什麼,一時半會萊利文森還沒能總結出個頭頭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