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後衛線上首發隊員分別是斯潘內爾、舒爾茨、陳灼、林孔,前衛線上首發隊員是澤羅伯托、貝倫斯、範尼、拜斯特、特舍,首發單前鋒陳灼使用了皮特羅伊帕,排出了一個更偏重於防守反擊的4-5-1。
外界媒體也解讀為範尼擔任前鋒的4-4-2,以他們的理解,也不算有什麼問題。
“鉸鏈”戰術中,“鉸刀”是非常重要的,這次陳灼安排的兩把鉸刀,分別是斯潘內爾和拜斯特,斯潘內爾在左邊後衛位置,拜斯特在後腰位置,分別對霍芬海姆的兩個邊前衛薩利霍維奇和愛德華多實施“絞殺”。
在自己和範尼加入了進軍霍芬海姆的名單之後,陳灼又從預備隊抽調了幾名隊員,除了已經定下來的拜斯特,陳灼抽調了預備隊的前鋒孫興民和加森,右邊前衛鄧尼茨,以及中場傑米遜,帶著他們一起來到了霍芬海姆。
“雙鉸鏈+雙自由人”到目前為止隻是一種測試戰術,並沒有成熟,更不用說形成流派和理論,不會有人專門解讀和分析。這個戰術試驗了兩場半而已,漢堡隊兩勝一平,對陣富勒姆的比賽還有至少兩個必進機會被施瓦澤的神勇化解,暫時看來這種戰術效果還是不錯的。
在同富勒姆那場比賽的賽後,斯潘維茨技術中心通過他們先進的軟件分析係統,對陳灼的掛死角射門和進失球概率做了分析,提醒陳灼嚐試著變化一下線路,在任意球方麵,陳灼始終是從人牆的左右兩側兜過去,但凡是把陳灼所有進球做成合輯之後就能夠很輕易的發現這個線路和規律!
對照斯潘維茨技術公司的分析結論,陳灼和教練組也是覺得非常有科學依據,這讓陳灼既感覺慶幸有有些懊悔,早幾天發現並指出這個問題,主場對陣富勒姆的時候拿到兩個進球和一場勝利,那是多大的優勢!
陳灼的超級遠射、定位球以及精準長傳,已經是漢堡隊攻城拔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對陣霍芬海姆的比賽中,一項重要的演練內容,就是幫助陳灼“調校準星”。
(四)
隨著開場一分半鍾陳灼在對方半場被霍芬海姆隊員撞翻獲得任意球開始,漢堡隊拉開了進攻的帷幕。
本場比賽由霍芬海姆先開球,他們的第一次進攻就被“鉸刀”拜斯特破壞,這位預備隊的小將第二次出現在一線隊的時候,比上次表現更加搶眼,一個幹淨的鏟搶把球從“山寨小羅”愛德華多的腳下斷了下來,並且迅速從地上站起傳給了特舍,完成了一次由守到攻的轉換,那種果斷和自信,仿佛真小羅在場上,他也不為所懼!
特舍接球後澤避開對方的反搶,利用中長傳轉移給球場另一側的澤羅伯托,澤羅伯托輕盈的停球之後從容傳向壓到對方大禁區弧頂的範尼,範尼在對方後腰古斯塔沃的逼搶下頭球回敲,後排插上準備遠射的陳灼被霍芬海姆回防的“山寨埃托奧”,尼日利亞前鋒奧巴西用身體撞倒。
蘭尼克對於這個判罰顯得很不滿意,向第四官員投訴陳灼是“假摔”,認為自己的隊員是合理衝撞,霍芬海姆的隊員也圍著裁判投訴,不過從慢鏡頭顯示,奧巴西的左手拉在陳灼的腰間,左腳踢到了陳灼的小腿肚子上,雖然有個收力的動作,但是犯規動作還是非常的明顯。
蘭尼克和霍芬海姆的爭取沒有打動裁判,開場1分30秒,奧巴西這個舉動送給了漢堡隊一個正麵的前場任意球,距離球門,隻有三十米左右,這個距離上指望著希爾德布蘭創造奇跡,看樣子有點奢侈……
(五)
看台上的萊利文森拿著手持攝錄機做著拍攝,這次比賽霍奇森又安排萊利文森專程過來“觀戰”,這次萊利文森帶著一名助手,兩個人的任務就是,在90分鍾比賽中全稱跟蹤攝錄漢堡隊兩名球員的一舉一動,不管他們是有球還是無球。
這兩名球員當然就是範尼和陳灼,此時兩人在任意球罰球點前麵剛剛耳語完,範尼跑到對方的人牆一側站著,不知道是否會在陳灼射門瞬間突然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