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散文卷(7)(1 / 3)

有理的人依靠有理生活得悠然自得,輕鬆快樂,豐衣足食,銅牆鐵壁,毫發無損。分房子的時候憑著有理捷足先登,評職稱的時候憑著有理榜上有名,提拔的時候憑著有理鶴立雞群。有理打遍天下,有理的人憑著有理隻占便宜不吃虧。即使有時候確實惹了大禍,有理的人也能憑著有理絕處逢生,化險為夷。

有理的人一般不刻意鑽研什麼,他爐火純青的講理術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外,主要是他及時發現了有理的百利而無一害,並且在實戰中千錘百煉,精益求精。悠悠萬事,唯理為大。理是講的,不是用的。道理不是真理,用不著用生命去扞衛。不要說道理,有理的人連真理都沒想過扞衛,何況區區道理?理是用來對付別人保護自己的,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用足矣,何必當真?理是個好東西,沒有理,你就是學有所長照樣一無是處,讓人家看著左右不是;有了理你就是不學無術照樣出入如無人之境,還可以對他人橫挑鼻子豎挑眼。有些人一輩子為真理而奮鬥,那是大傻瓜,有理的人是因為己用,理盡其用,理盡其利。隻要你有理,再有學問的人也不容易發現你實際上胸無點墨,一天胡說八道,更不要說黎民百姓了。有理的人勢不可擋。有理就有了一切……

泡會的人

泡會的人什麼時候學會了泡會,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是什麼時候開始駕輕就熟地掌握了泡會的各種技巧的,他也沒仔細想過。總之當朋友冠以他“泡會的人”的美稱,他聽後會心地一笑時,才發現自己泡會的技能、經驗、學問、悟性確實已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了。

泡會的人主要工作就是開會,上午開會下午開會有時候晚上接著開,時不時還畫龍點睛地在雙休日也開上一兩次,並不是那會的內容非常重要非得在雙休日開,而是需要在雙休日開個會。有時候不在上班時間開會偏偏在雙休日開,非同小可。譬如當時恰逢上級領導來檢査,又譬如近一段時間群眾略有微詞說領導不幹工作橫吃海喝,再譬如上級剛開了一個重要的會議,需要馬上傳達貫徹,在雙休日傳達貫徹比起平時其重視程度大不一樣……

泡會的意義不在會議本身,泡會的人深諳這一點,心領神會。事情到底怎麼辦尚在其次,隻要開過了這個會此事就算到了站。對上能交代過去,對下也能對付,一舉兩得。管他計劃生育、法製教育、優質服務、拉動內需、擴大銷售、戒除毒品、工會打球、團委唱歌等等這個那個的工作,隻要你開了一個會並且親臨會場泡了一場,這項工作便算是紮紮實實、轟轟烈烈地有了個圓滿的結局。所以,泡會就是工作,泡會的好壞就工作的好壞,泡會的功夫就是水平的高低……

會泡多了,泡會的人也泡出了水平,不偏不倚,不深不淺,恰到好處。有時候需要鋒芒畢露,有時候則要藏而不露;有時候需要滔滔不絕,有時候則要緘口不語;有時候需要登台表演,有時候則要匿身幕後……

比如,泡上級領導講話的會,哪怕領導胡說八道離題萬裏,泡會的人也會掏出筆記本奮筆疾書,表示對領導的每一句指示都點滴不漏,銘記於心。還時不時抬起頭和領導的眼神對視一下,以示已深刻、準確、恰當、全麵地領會了領導的意圖……等領導講完了,泡會的就說“剛才某某首長作了重要指示……我們要……”就是說快一點也不要緊,快一點更可以表明其決心貫徹領導指示的急切心情……

如果是泡會的人主持的會,說話就不能那麼快了。要慢條斯理,擲地有聲手勢也要做得不重不輕。太重了有不穩當之嫌,太輕了魄力不夠。特別是最後的幾句,無論如何得銀鏘有力,富有號召性;如果是部下給泡會的人彙報工作,泡會的精髓則在於不動聲色。泡會的人就會輕輕地抽煙,慢慢地吸,慢慢地吐。偶爾吐一兩個煙圈,再把它吹散,那隻吹散的煙圈就會把信息傳遞給彙報的人。彙報的人就會覺得泡會的人在注意聽,就會越發緊張。如果泡會的人實在不願聽千篇一律的彙報,也會克製自己,不做出厭倦的表情,會眯起眼睛想自己的心事:昨天的飯不怎麼樣,那瓶茅台似乎不對勁……泡會的人眯起的眼睛早已把一種威懾力傳導給了對方。至於他彙報的是什麼倒無關痛癢,反正泡會的人本來就不關心……

要敢於泡會,善於泡會。越大的會越好泡,越重要的會越容易泡。隻有泡過了大會、要會,泡會的水平才能突飛猛進。不能迷信那些“大泡”,“大泡”也是從“小泡”開始的,也有“小泡”的過程。隻有跨過“小泡”這重要的一步,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大泡”。從“小泡”到“大泡”往往隻有一步之遙,就看你敢不敢跨過這一步。隻要你跨過了這一步,眼前便是湛藍的天,無垠的地,就是人人神往的地平線。泡會的人對會沒有厭惡感,而且樂此不疲。晨昏不斷交替,江河日夜喧嘩。從春到夏,從秋至冬,昏昏欲睡,煙霧繚繞。安於此道,興高采烈。心靜如水,波瀾不驚。紅光滿麵,精神抖擻。泡會泡得上司賞識,每每薦擢;泡會泡得部下佩服,俯首追隨。泡會泡來了地位房子車子票子,連妻子兒女親朋好友都沾了泡會的光。泡會,是泡會的人的立命之本,生命所係。泡會,是泡會的人的衣食父母,生命之源。

泡會真好!

風吹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