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結束後,我們應該做的一件事就是將相機保存下來的珍貴畫麵,做一個整理及歸檔。下麵我們就來整理一下在旅行過程中拍下的點點滴滴吧!重新將每個鏡頭展示出來,重新將每一份快樂體味一遍。對於很多數碼相機的新手來說,這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呢。不用著急,跟著我們的節奏,一步一步地來學習吧。
1.首先說說輸入照片兩種主要的方式。
無論是用數碼相機(DC)、數碼攝像機(DV)、拍照手機或是數碼攝像頭將照片拍攝好後,都需要將裏麵的圖像傳到電腦上保存起來或直接傳到打印機上直接打印出來,將照片傳入電腦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直接用存儲卡拷貝。
如果有讀卡器可以將存儲卡取出直接將照片傳送到電腦上。讀卡器(USB Flash Card Reader/writer)是用來讀取存儲卡的工具。由於存儲卡的種類不同,讀卡器也相應地分為單一規格的讀卡器和多規格讀卡器兩類。比如六合一讀卡器可以同時讀取六種主流的存儲卡,例如Micro Drive、SD卡、CF卡、MMC卡、SONY記憶棒、SM卡等。如果你有這樣的讀卡器,那麼直接取出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拍照手機上存有照片的各類存儲卡,插入讀卡器中,直接將照片拷貝到在電腦上對應的文件夾下即可。
此外,很多打印照片的打印機上也配有內置的讀卡器,隻需要將裝有照片的存儲卡直接插入讀卡器後,打印機就可以一邊讀取數據一邊打印照片了。
(2)通過數據線將照片傳輸到電腦上。
盡管直連打印已成為照片打印機的標準配置之一,但相當多的用戶還是習慣把照片先傳送到電腦上,以便長期得以保存或用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對需要打印的照片稍做圖像處理和編輯後再打印成紙質照片。
將照片輸入電腦中,除了用我們上麵提到的用存儲卡拷貝之外,用數據線將照片傳輸到電腦是很多沒有讀卡器的讀者常常使用的方法。
USB接口是目前大多數的攝像機、數碼相機、拍照手機大都使用的,隻需用隨機附送的USB數據線將數碼相機與電腦主機連接好就可以了。打開電腦,進入Windows後,將隨機提供的數碼相機驅動程序光盤放入光驅中(USB支持熱插拔無須關機操作),光盤就會自動運行,按照提示的步驟將驅動安裝好。
接下來將數碼相機的開關模式設為輸出,Windows將自動啟動自帶的圖像軟件傳輸圖像。
除此以外,還可以應用ACD See、Photoshop等常見軟件對圖像進行下載。
(3)數碼相機中照片格式的轉換。
將相機中的照片上傳到電腦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數碼相片的格式統一起來。現在人們使用的數碼相機,主要是以TIFF和JPG兩種格式的照片為主。TIFF格式的照片所占內存較大,一般情況下,500萬像素相機拍出的TIFF格式的照片將會占到10兆的內存,但是這種類型的圖像還原效果好,印刷質量相對較高;JPG格式是最常用的一種壓縮格式,在視覺效果沒有太大損失的情況下,照片的體積可以縮減到原來的1/20,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數碼相機將JPG格式設置為默認的原因。要引起人們注意的是,將TIFF格式的照片轉為JPG格式可以節省大量的存儲空間。但是如果您在拍照時使用的是JPG格式,那麼在後期製作時轉為TIFF格式對提升照片品質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如果您拍攝的是TIFF格式的照片,保存時需要壓縮體積,我們常常使用ACD See軟件轉換照片的格式。轉換的方法,以ACD See 6.0版為例,打開軟件,通過路徑找到所需轉換的圖片。如果需要轉換的照片不止一張,您可以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同時用鼠標分別選擇還需轉換的照片。選擇後,點擊確定,在“工具”菜單中選擇“轉換文件格式”選項,或者按下快捷鍵——“Ctrl”和“F”鍵,這時係統會彈出一個提示的對話框,從對話框裏的格式一欄中選擇“JPG”這一項,然後點擊“下一步”,為避免轉換的照片覆蓋了原文件,建議將“覆蓋現有文件”這一選項改為“重命名”。之後一路“下一步”,轉換就完成了。在默認情況下一般轉換後的照片與原照片在同一目錄中,隻需注意重命名的文件名就可以容易地找到生成的JPG格式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