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香港“宋城”(1 / 1)

在現代化高樓鱗次櫛比的香港九龍,1979年出現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宋城”,它是仿照北宋首都汴京鬧市的樣式建造的。“宋城”以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生動、形象、具體地重現了當時汴京的繁榮景象和人民的生活情形。它現在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宋城”麵積不大,僅56000平方米,但它布局精巧合理,建築玲瓏雅致,堪稱中國古典建築藝術傑作。城的入口處是一座雄偉的大城門,在很遠的地方就能望見繡有“宋城”字樣的大旗飄揚城頭。遊客買了門票,可得到十張別致的木版印刻的“大宋通行寶鈔”。這種宋代寶鈔僅限於“宋城”內使用,一張寶鈔可買到一杯茶,或者一柱香。入得城來,從城門一側拾級登上城樓,但見雕梁畫棟、紅燈高掛,站立城頭眼望城內古雅景物,使人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城樓內陳列著24種中國古代兵器,旁立“帥”旗一杆,上麵繡著一個鬥大的“楊”字,遊客自然會想到驍勇善戰、精忠報國但卻屢遭奸臣陷害的“楊家將”。

城內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延伸而去,過了木拱橋有一家富麗堂皇的二層樓飯莊,店牌上書有“豐樂樓”三字。這裏供應的酒菜、點心,均按宋代食譜烹製而成,獨具風味,店內掌勺的、跑堂的、算帳的,概以宋代服飾打扮。河兩岸,店鋪林立,有現做現賣的麻餅鋪,扯著酒簾的酒寮,人聲喧嘩的茶館,替人“看命決疑”的命館,以及金銀鋪、布莊、藥店、香店等。沿街還有不少設攤的小販在叫賣。這些店鋪不僅名號古雅,一應服務人員皆按不同人物的身份,穿戴各式宋代衣冠。大街上行人熙來攘往,街中央立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樓,兩邊各有一對儀態威武的石獅子。離牌樓不遠處,有一座二郎神廟,廟內香火極盛,遊客用二張“大宋通行寶鈔”,即可就地拜神求簽。

城的盡頭,與城門相對處,是一座玲瓏剔透、華麗幽雅的宅第,取名“大富之家”,它是仿照當時汴京名門達官“趙太丞”家後院建造的。這裏的樓閣亭苑,錯落有致,均飾有精雕細琢的花紋圖案,有些室內還陳設著古董及字畫。庭園疊石為山,引水為池,曲徑迂回,林木蔥鬱,信步其間,情趣盎然。在“大富之家”的西南隅,高聳著一座五層古塔,為“宋城”增添了濃厚的古城色彩。

為了讓遊客能更好地領略宋代古都風貌,“宋城”悉心安排了許多富有宋代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和娛樂節目。小河邊有一戲台,專門上演宋代著名歌舞劇。曲終舞罷,藝人們便劃起小木船,緩緩駛離而去。墊著蒲團坐在“豐樂樓”的台階上,可以觀看各種雜耍,有耍刀槍棍棒的、耍水流星的、耍猴戲的、踢碗的、疊羅漢的等等。藝人們的精彩表演常激起陣陣喝彩聲。最受人歡迎的要算是“包公出巡”、“宋代迎親”等節目了。那逼真的場麵,酷肖的表演,真是妙不可言,遊客常為之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此外,“宋城”地下尚有十座蠟像館,館內陳列著70多個中國曆代帝王和名人蠟像,其大小與真人一樣,形態栩栩如生,令人難辨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