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長壽皇後:王政君(1)(2 / 2)

“其中一位”,就是指的王政君。當時,王政君的位置離太子最近,並且穿著大紅色的鮮亮衣服,在五人之中非常顯眼,美壓群芳。於是,皇後命人將王政君送到太子東宮,後來太子“禦幸”過一次,即有身孕。

奇怪的是,在王政君進東宮之前,太子後宮的姬妾數十餘人,包括死去的司馬良娣,有的甚至被“禦幸”長達七八年之久,但都未懷孕,而王政君則是一幸而有身孕,從此開花結果。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生下一龍種,即後來的漢成帝。這個男嬰是嫡長皇孫,漢宣帝異常憐愛,親自為他取名“驁”,字太孫,並且常常把他帶在身邊,精心培養。然而,此時的王政君是否就母以子貴了呢?

史丹力保

事情的開始對王政君來說還是順利的。不久漢宣帝駕崩,太子劉奭即位,是為漢元帝,立年僅3歲的劉驁為太子,王政君先是被封為婕妤,接著被立為皇後。

王政君因為“母憑子貴”而坐上皇後寶座,然而又曾因其子使自己的勢力受到牽連,皇後寶座差點被掀翻。

原來,太子劉驁本質軟弱無能,而且又沉迷於飲酒作樂,花天酒地,不求上進,不思治國之道,於是元帝漸漸地覺得劉驁不堪勝任一國之君。當時昭儀生有一子,就是定陶共王,德才兼備,多才多藝,氣度恢宏,處事不凡,元帝對他非常鍾愛,常常把他帶在身邊。當然,當時元帝非常寵幸傅昭儀,喜歡定陶共王也是自然的了。

元帝想廢掉劉驁,立定陶共王為太子。這事被王政君和太子知道了,倆人都憂懼不安。王政君母子就找到元帝的寵臣史丹,雙雙跪倒在史丹麵前,請求史丹相助。史丹見皇後和太子給自己跪下,自然不敢接受,立即也跪倒在地,同時攙扶起他們,安慰母子倆人說,他是擁護劉驁為太子的,定會誓死相助

史丹多方斡旋,鼎力相助。一次,漢元帝病重,於宮中休息,史丹在旁周到侍候,後來眾人退去後,室內隻剩元帝一人獨寢,史丹關閉屋門,突然跪於漢元帝臥榻之旁,涕泣滿麵,非常虔誠而且委婉地說:“皇太子以嫡長子而立,已十幾年了,天下臣民,無不歸心。現在外麵流言紛紛,說陛下要改立定陶共王為太子而廢劉驁,果真如此,公卿定然不會奉詔,與其如此,臣願先被賜死。”

史丹是漢元帝的寵臣,對漢元帝一直忠心耿耿,而且智謀過人,很多大事的決策元帝都聽他的建議。此時,漢元帝見他情真意切,也為之動容,知道行廢立之事阻力很大,隻好喟然長歎:“哎,我也是左右為難呀。太子與定陶共王都是我的愛子,我怎能不替他們考慮呢?但念皇後王政君為人謹慎謙恭,遵法循禮,不愧一代賢後;先帝又喜愛太子,我豈能有違先帝於九泉之下啊?你不用多言了。我的病恐怕難以痊愈,到時候,還望你們好好輔佐太子,別讓我失望才好啊。”

就這樣,太子之位保住了,王政君也當然隨之渡過險關,依然做當朝皇後,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5月,年僅43歲的漢元帝病死,太子劉驁即位,是為漢成帝。王政君被尊為皇太後。

五將十侯

曆史上的“群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卒成新都”,說的就是王政君王氏家族的裙帶政治。

王政君認為,權力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至少要掌握在自己的家族手中。於是,她借自己位居太後的便利,封自己的兄弟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崇被封為安成侯,食邑萬戶;王譚等也加官晉爵,配享食邑。兄弟皆為列侯,作為政府百官之首的“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一職,幾乎為王氏壟斷,先是王鳳,其後王音、王商、王根、王莽依次任該職,形成了王氏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麵。

王氏家族權傾一時,縱是漢成帝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