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笙歌之下,漢成帝連走路都有點遲鈍,麵對著嬌豔欲滴的後妃,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飛燕指導妹妹對成帝展開“春藥攻略”,命方士獻上“大力丸”。史書記載:“有方文獻大丹,其丹養於火,百日乃成。先以大甕貯水滿,即置丹於水中,水即沸騰,乃易去,複以新水,如是十日不沸,方行服用。”一種投到水裏水就沸騰的藥物,以皇帝之尊的千金之體,竟敢吞下肚子,以博一次,可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成帝每次和趙合德上床前就吃一粒,果然其效如神,龍心跟芳心同時大悅。皇帝就異想天開,認為吃一粒是一個大悅,如果吃十粒,豈不是十倍大悅?恐怕要舒服到九霄雲外。
那天晚上,趙合德與皇上略飲薄酒,有點微醉——微醉的美女嫵媚勝過一切,她想要享受十倍的快樂,就一次把十粒大丹塞到成帝的嘴裏。
初夜時分,成帝跟合德在錦繡帳裏顛鸞倒鳳。可是到了午夜,他卻陷於昏迷,不能再擴大戰果。一會坐起來,一會趴下去,片刻功夫,成帝就斷了氣。
皇帝暴斃後,趙合德還沒來得及流下眼淚,已有宮女向皇太後飛奔報告。太後撫屍痛哭。雖然召來了一大群禦醫,已無力挽救。成帝之死,等於趙家姐妹勢力的瓦解。
最初大家僅隻造謠說可能是趙合德把皇帝謀殺的,後來則言之鑿鑿,一口咬定就是她謀殺了親夫。皇太後既悲且怒,下命宮廷總管、宰相、廷尉(最高法院院長)組織聯合法庭,審問趙家姐妹,調查當時情形。
趙飛燕姐妹第一次遇到了單憑美貌不能克服的困難,趙合德已想像到她出席法庭時所遭遇的可怕場麵,於是服藥自殺。趙飛燕像被趕鴨子一樣地趕到北宮,貶為平民。之後,她就跟最卑微的宮女一樣,夾在奴婢群中,勞動操作,受無窮無盡的侮辱。大勢已去,魔杖早失,她已成為牽進屠場的羔羊,再沒有人可以投靠。在一場徹夜痛哭之後,懸梁自盡。
品讀:縱情非命
在男權社會中,女人掙紮得越高,你得到的男權保護越牢,你承受的男權壓力也越大。你若不掙紮,做一個任勞任怨的“賢妻”,那相對會自由一些,溫情一些,條件是你得承受你的丈夫有時無法保護你的風險。
應該說許皇後克己修行,養名顯行,堪稱有德行者,但絕不是有心機者。無心術而位不固,這又是一個活例子。而趙飛燕在心術上卻大勝她一籌。比如,趙飛燕能夠準確地發現並利用漢成帝的性格弱點,她知道成帝貪戀女色,驕奢專橫,卻又膽小怕事;愛慕虛榮,喜歡浪漫,卻又優柔寡斷。所以她對症下藥,一方麵在成帝麵前表現得格外殷勤,格外溫順,出色地施展女人所特有的本事和魅力,每天都使成帝含笑而來,滿意而歸。另一方麵,她又常常恃寵放刁,淫亂、嫉妒、殘忍、惡毒的事情她無一不為,她甚至趁成帝高興的時候把成帝當作玩偶。也就是說趙飛燕不斷吊高漢成帝的胃口,又從不完全滿足漢成帝日益增大的需求。用出爾反爾、撒嬌耍賴、又癡又癲顯示她激烈的感情,從而增加自身撲朔迷離的誘人魅力。
後人評價美人在曆史中承擔的角色,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陣營,一種是紅顏禍水論。認為她們用美貌蠱惑帝王。“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致使朝政荒廢,最後國破家亡。將亡國的責任全部推到了這些女子頭上。另一種是封建婦女論,認為她們限於當時的曆史背景,不過是男人手中的玩物。“十萬男兒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其實按辯證法來講,無法將一個事物完全地定性為錯還是對,簡單地分為好人或壞人。人性是複雜的,一個人身上是善惡並存的,隻不過常識與修養讓他暫時呈現了某種特征而已。而作為一個特定社會環境中的人,基於當時的文化政治背景,就更加具備雙重性或多樣性,甚至有的人身上根本就是個矛盾體,這也不足為奇。所以對待一個人,既不能捧上九霄,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對於趙飛燕也是如此。
趙飛燕的殘忍和對宮中母子們一連串的謀殺,終於得到報應。感慨的是,一代美女,成了帝王縱欲的犧牲品,她是該死的,但她該為謀殺宮女和孩子而死,不應該為謀殺皇帝而死。
但她終於死了,史書上沒有記載她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