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謠
生男不必太歡喜,
生女不必心悲煞,
試看衛子夫,
一家霸天下。
“生男不必太歡喜,生女不必太悲傷,試看衛子夫,一家霸天下。”這是漢武帝時期廣為流傳的歌謠。中國曆來都是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生了個兒子就哈哈大笑,生個女兒就成了苦瓜臉,然而衛子夫的事跡卻告訴後人,生了女兒不必“心悲煞”。
兩度臨幸
美色也是生產力,這種理論在曆史長河的男男女女身上常有所體現,衛子夫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衛子夫其實是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家的一個唱歌的奴婢。平陽公主喜歡歌舞,家裏蓄養了十幾個長相漂亮的歌女,衛子夫就是其中一位。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上巳,漢武帝去灞上祭奠鬼神,回宮路上路過平陽公主家,平陽公主大擺宴席,上歌舞招待自己這位皇帝弟弟,一排歌女上場,衛子夫就以光豔奪人之勢照亮了漢武帝的眼睛,衛子夫也在邊歌邊舞之間回給漢武帝以媚眼,平陽公主看得明白,讓衛子夫獨自為漢武帝歌舞,由於漢武帝的喜愛,人們特別為他們記載下當時的歌曲:
《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鄉矣。雲誰之思?美孟薑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東矣。雲誰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鶉之奔奔》
鶉之奔奔,鵲之強強。人之無良,我以為兄!
鵲之強強,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降觀於桑,卜雲其吉,終然允臧。
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於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舞後,漢武帝以更衣為名,臨幸衛子夫,隨後平陽公主高興地把衛子夫送給漢武帝。
漢武帝帶著衛子夫進宮走時,平陽公主叮囑衛子夫說,這一去就要受到皇帝的寵愛,你
要好好保重身體,將來尊貴了,別忘記了我們。然而好事多磨,進宮後的衛子夫首先遇到了皇後陳阿嬌的打擊,衛子夫被冷落到後宮不得漢武帝寵幸。
一年後,因宮女過多,大約有一萬多人,漢武帝決定放回一批宮女到民間,衛子夫請求出宮,宮女出宮時,一一晉見漢武帝,衛夫子一見到漢武帝,想起去年備受漢武帝恩愛的情景,人是情非,不禁淚如雨下,引起漢武帝疑慮和回憶,當即留下了衛子夫,漢武帝亦是情深意濃,對衛子夫寵愛有加。不久衛子夫就有了身孕,當時漢武帝沒有子嗣,對衛子夫的尊寵日隆,元朔元年(前128年)衛子夫生了一個男孩,起名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
母以子貴
除了美色之外,衛子夫還有著另一有力的政治武器——太子劉據,衛子夫之所以能加冕成為皇後,這與她的生育能力是有很大的關係,古代“母以子貴”在皇宮中體現得更明顯,有多少人家的父母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宮,而進入宮中的宮女又有多少懷著父母、家族的期盼希望能夠被皇帝寵幸,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縱使成為皇後如果不生子也會被廢,陳阿嬌就是其一。
在衛子夫進宮之前,漢武帝已經有一個皇後,那就是漢武帝親姑姑的女兒陳阿嬌,陳阿嬌的母親劉嫖即館陶公主,是漢景帝胞姐。因為與漢景帝同父同母所生,又是漢景帝惟一的親姐姐,兩人姐弟情深,所以館陶公主劉嫖在皇室中的地位非常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