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冶金技術(四)(2 / 2)

高爐自動控製水平標誌著高爐生產水平。重鋼高爐自動化係統包括上料係統自動化。即從控製給料機把原料裝入稱量漏鬥進行稱量,並對產生的誤差進行自動補正。稱好的原料按工藝要求順序放到皮帶運輸機上傳送到集中漏鬥,再由主皮帶運輸機把原料送到無料鍾爐頂的料罐中。爐頂自動化係統用2個並罐裝料,控製上下密封閥順序控製,均排壓係統的自動控製,爐頂探尺的自動控製,按工藝要求實現自動布料,可實現環形扇形,定點布料。高爐本體自動化係統是對高爐熱工參數檢測控製,根據溫庶匹力,料麵下降速度及透氣性判斷爐況是否工作正常。熱風爐自動化係統對熱工參數閉環控製,數據采集和處理,顯示工藝參數及趨勢曲線,自動燒爐,換爐,送風等自動化。

測力、稱重傳感器

我們到商店買東西,經常可以看到一種小型的電子平台秤擺在櫃台上麵,用起來極為方便,放上物品,斤兩立即顯示出來,同時也告訴顧客應該付多少錢,使顧客感到很放心。在這種小型電子秤裏麵,就有一種稱重傳感器。在冶金工廠裏、碼頭上也可以看到不少電子稱重平台,以及吊車電子秤。放上物品或是吊起重物,重量立即顯示出來,這其中也有稱重傳感器的功勞。

傳感器和計算機是生產工藝過程實現自動化不可缺少的兩大設備。計算機是一種接收、處理信號的裝置,而信號隻能從傳感器發送出來。如果沒有信號,計算機就不可能控製任何生產工藝過程。如果傳感器發出的信號不穩定或有問題,整個計量控製過程就會出現錯誤的結果。所以傳感器的重要程度是不次於計算機。

稱重、測力傳感器少到可以計量幾克、幾毫克重量,大到可以計量幾噸、幾十噸、幾千噸重量。其作用原理是利用一個金屬構件作彈性體,當其受力或加上重量時則會產生變形,利用這個變形量造成的電容變化,或電感變化,或電阻變化,從而產生電信號,再經過電子放大器就能顯示出力或重量的變化來。

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總院從60年代初開始至今已研製成功多種型號的測力、稱重傳感器,用於冶金工廠,以測量軋機壓力和張力。1980年某冶金研究所一台進口的20輥軋機的兩個張力傳感器壞了,跑了半個中國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產品。該所同誌來到鋼研總院,得到了滿意的回答。它們從鋼研總院買了2隻張力傳感器,性能比日本產品還好。自1980年使用至今沒有發生任何問題。此後鋼研總院還為內蒙、北京、山東等地的民用、軍工單位研製了多台傳感器,使用都很正常。研製測力、稱重傳感器的絕大部分材料,鋼研總院都能自己解決。

湍流管

近年來,節約能源和開發新能源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換熱器廣泛地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及國防工程中。提高熱交換效率,製造尺寸小,重量輕和容量大的換熱器對於節約能源,降低能耗,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這一要求隻有通過采用強化傳熱技術、增加換熱器中的換熱工況才能達到。

湍流管是空調器、冷凍機等換熱器中必不可少的強化熱交換部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後從國外引進了十幾條具有80年代先進水平的空調器生產線。為了提高換熱效率,國外很多空調器廠家已經將蒸發器和冷凝器中所用的銅管從普通光管換成了湍流管。而國內由於受到管材生產的限製,所有的空調器廠都還是使用普通光管,或者迫於國外廠商的要求,隻得花大量外彙從國外進口湍流管。

在這種形勢下,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19室於1988年成立了瑞流管科研攻關課題組。在短時間內拿出了合格的樣品,並於1988年4月通過了冶金部科技司主持的鑒定。

空調器用湍流管是以銅管為原料進行拉拔成型。在拔製過程中,管內帶齒溝的芯棒與管體產生相對旋轉從而使拉拔出的管體形成外表麵光滑而內表麵呈齒溝相間的螺旋紋。流體在通過時,被強製進行湍流運動。這種管材具有一係列優點:可提高熱交換效率(提高換熱係數,增加管體換熱麵積),節約原材料,節約能滬。此外,它還有工藝簡單,易於操作掌握,原材料可全部國產化、生產成本低廉等優點。在技術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