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冶金技術(三)(1 / 3)

紅外測溫裝置

所有物體在一定的溫度下,其發麵都要向周圍發射紅外線(即紅外輻射、而所輻射的紅外線能量與物體的溫度商低成一定的比例關係,紅外測溫裝置就是利用物體的紅外線能量來檢測物體表麵溫度的。它既可遠距離地不接觸被測物體,又不破壞被測溫度的現場,對靜態或動態的物體都能快速、靈敏、準確地測定,這對鋼鐵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測溫,如高爐的鐵水、轉爐的鋼水、鋼水的澆注、鋼錠(鋼坯;)的軋製等等溫度的測定,是十分適宜的。快速、準確地知道被測物的溫度參數,會給實現生產過程自動控製、最大限度地節能、提高產品質量、采用先進工藝等提供必要的數據。

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在無錫鋼鐵廠650開坯車間的工程設計中,采用了功能齊全的型紅外測溫裝置,可以對開軋溫度、終軋溫度和鋼坯入出冷床的溫度進行在線檢測顯示並記錄。該裝置測量範圍頭600~1400℃,測量裕度為量程上限的士1%,采用等離子大屏幕,字體大小為210*180毫米,數宇為桔紅色,並在車間裏顯示,顏色清晰,視野遠,使加熱工、軋鋼工在操作時能一目了然,同時在操縱台裏能自動顯示溫度(達4位數)軋製時間(達6位數,即時、分、秒鍾數)和軋件根數(可達4位數),能對每根鋼錠溫度、軋製時間和根數自動連續打印,也可人工預先設定最低和最高開軋、終軋溫度,當超過設定值時,能報鱉,並自動打印記錄這根軋件是第幾根,以及它的溫度、時間等數據,成為分析生產或事故的準確依據。還可輸出控製信號,調節加熱爐爐溫。該裝置全部用電路組件組裝,抗幹擾能力強,耗電低(僅100瓦,電源電壓為交流220伏±10%),可連續工作,適應環境溫度可達45力,可靠性高,穩定性好,電路結構采用插件式,維修方便。

紅外技術應用於工業測溫,在國外已有很大的進展,如可檢測最低溫度達-30℃,最高溫度達3000℃;對0。6~1。0微米的光譜可做出響應;具有平均顯示分辨率達0。1℃和讀出能力,測量精度為士1℃;可以測量距離達30米遠處的低溫小目標,測量裝置可消除牆的顏色、反射的阻光、距離、水蒸汽、二氧化碳等幹擾引起的誤差;有多達20個不同溫度範圍,可供自由選擇,華氏和攝氏兩種溫標可自動換算;裝置采用微處理機等等。上述這些方麵都是我國紅外測溫裝?功能研製上與國外的差距,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研究與開發。

如何降低冶金軋輥的消耗

軋輥是軋鋼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軋製銅材的主要備件,其消耗與鋼材產量成正比。國內冶金行業每年軋輥的消耗量高達15萬噸左右,耗費和占用企業備件流動資金的比例也很大。因此,如何降低軋輥消耗,以減少流動資金占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當前,影響軋輥消耗的因素主要有軋輥質量、使用方法、合理選擇這三個因素。

軋輥質量的優劣,直接關係到使用壽命。質量好的軋輥,使用壽命長,軋輥消耗低,可以多軋鋼,這個道理很簡單。但並非進口軋輥和價格高的軋輥質量就好。例如,1985年武鋼從日本進口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冷軋輥,其使用效果還不如一般的國產輥。究其原因是這種軋輥不適合我們的軋製條件。因此,確切地說,隻有適合軋製條件、達到技術標準要求的軋輥,其質量才是最好的。

軋輥的使用過程大體分為:開箱檢查驗收、配輥修磨輥形、適時上機軋製三個環節,它們之間有著內在聯係,缺一不可。

開箱檢查驗收。這一環節,主要是對軋輥進行細致的檢驗,不能讓帶有隱患或缺陷的軋輥投入使用,否則就會帶來嚴重後果。

配輥修磨輥形3這個環節直接影響到軋輥的使用壽命。從理論上分析,這道工序決定了軋輥在軋鋼過程中的壓力分布。如果修磨不當,致使應力集中到軋輥的某個局部位置,勢必會引起局部剝落、損壞,甚至報廢。

適時上機軋製。軋輥的使用是有條件的,在寒冷季節,新輥上機後,應輕壓多軋,使軋輥溫度略為上升,然後正式開軋;同理,在炎熱季節,軋輥下機後必須充分冷卻後再修磨,再冷卻後投入使用;另外,軋輥用到一定時間後,要整休一段時間後再用。這樣比連續使用合算一些。

目前,軋輥的貨?主要在國內,適時引進一部分是為了補充不足。要充分利用武鋼1。7米軋機這塊陣地,把國產軋輥的製造水平盡快提高。

我們認為,要降低軋輥消耗,應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應根據軋機的性能,選擇最適合軋製條件,且質量好、價格低的軋輥,從采購環節就開始考慮如何延長軋輥使用壽命,相對減少軋輥消耗,提高銅材成材率。

其次,為了合理使用軋輥,應製定降低軋輥消耗的獎勵辦法,成立專門機構,使其有職、有權、有責地履行對軋輥使用過程各環節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盡量把可能出現的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再次,設立軋輥修複節約獎,鼓勵和支持對磨損軋輥的修複利用。

第四,開發新技術,加快引進軋輥的消化、吸收工作,采用新材料,用高鉻輥代替半鋼材質軋輥,以減少換輥次數,增加生產時間,提高軋製量,相應減少單位成本的軋輥消耗量。

前進中的武進軋輥廠

江蘇武進軋輥廠是上海新滬鋼鐵廠的聯營企業和冶金部配件供應服務中心成員廠。該廠成立10年來以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為服務宗旨,在強手如林的競爭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現已具備年產1。2萬噸軋輥的能力,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其產品“凱達”牌中小型冷硬合金鑄鐵軋輥有6大係列500多個品種,並暢銷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家用戶。其中,鉻鉬無限冷硬鑄鐵軋輥和中鎳鉻冷硬鑄鐵軋輥,以及低合金冷硬鑄鐵軋輥,分別在1987年、1988年和1989年榮獲市優、省優和冶金部優質產品稱號。1987年和1989年,該廠先後榮獲了常州市明星企業和江蘇省明星企業稱號。

武進軋銀廠領導班子深深地懂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大力培養科技人才,提高幹部職工的科學知識水平。在這一方麵,該廠采取了下列具體播施:

首先,逐年選拔一些條件較好的職工到大專院校以及電大、夜大學習深造,並讓其回廠後擔任技術工作。其次,定期舉辦技術業務培訓班,請專家進廠授課指導。第三是先後投資10多萬元開辦廠職工拄校。第四是先後派出40多名職工到大中型企業去培訓。通過上述途徑,使該廠工程技術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10%,而且還建立了廠辦軋輥研究所,從事高速軋輥和複合軋輥的製研究試工作,為發展中高檔產品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