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伊爾·伊拉裏奧諾維奇·庫圖佐夫(戈列尼謝夫—庫圖佐夫)(1745.9.16~1813.4.28),俄國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理論家,俄國元帥(1812)。
庫圖佐夫1745年生於彼得堡的中將軍事工程師家庭。1759年炮兵工程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761年晉為準尉,並根據本人請求調往阿斯特拉罕步兵團任連長。任職不到1年,工作很有成績。1762年起任雷瓦爾總督的副官,同年晉為大尉。1764~1765年在部隊服役,任獨立支隊支隊長。1767年參加新法典編纂委員會的工作。1770年調到駐南方的第1軍團,參加了1768年就已開始的俄土戰爭。
庫圖佐夫在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兩位統帥指揮下,在十八世紀後半期的俄土戰爭中所積累的作戰經驗,對他成長為軍事長官具有重要意義。1768~1774年俄土戰爭期間,庫圖佐夫任隊列軍官和參謀,曾參加在坑凹墓地、拉爾加河及卡古爾河等地的決戰,表現英勇剛毅、積極主動。因作戰有功晉為少校。任軍作戰部長(參謀長)時,是軍長的得力助手。1771年因在波佩什蒂作戰有功晉為中校。
1772年調到克裏木第2團。1774年7月在阿盧什塔以北舒馬村(今庫圖佐夫卡)附近的戰鬥中,當時任營長的庫圖佐夫鬢角和右眼受重傷,遂赴國外治療,先後到過普魯士、奧地利、英國和荷蘭。回國後,1776年起於克裏木在蘇沃洛夫屬下工作近6年,蘇沃洛夫委之以組織保衛克裏木沿岸這一重任。1777年晉為上校,任盧甘斯克長槍團團長,後任馬裏烏波爾輕騎兵團團長。1782年晉為準將,1784年晉為少將。1785年起任由他組建的布格獵騎兵軍軍長。他在任該軍長和訓練獵騎兵期間,為這支部隊製定了新的戰術方法,並寫成專門的指南。
1787~1791年俄土戰爭初期,庫圖佐夫受命保衛沿布格河的俄國西南邊境。1788年夏率領獵騎兵軍參加了奧恰科夫作戰,再次負傷。後指揮不同的兵團在阿克爾曼、考沙內、賓傑裏等地作過戰。1790年12月指揮第6縱隊強攻並占領伊茲梅爾,戰功卓著。蘇沃洛夫對庫圖佐夫部隊的戰鬥行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庫圖佐夫在攻占伊茲梅爾(參見伊茲梅爾戰役)後升為中將,並任該要塞司令。在多次擊退企圖奪取伊茲梅爾的土軍後,於1791年6月15日發起出敵不意的突擊,在巴巴達格附近擊潰兩三萬土軍。在默欽交戰(1791)中,庫圖佐夫極其巧妙地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給土軍以毀滅性打擊。
庫圖佐夫由於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和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到十八世紀末已成為最有名望的俄國軍事長官之一。他和蘇沃洛夫一樣,堅決摒棄那些絲毫不能發揮下級積極性的過時而死板的線式戰術方法。非常重視在戰鬥中堅決、靈活、主動、廣泛地利用機動等戰術原則。他在軍事學術方麵素來敢於大膽創新。
庫圖佐夫是天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1792年被派往土耳其任特命大使。解決了一係列有利於俄國的重要問題,並使兩國關係有了很大改善。1794午任陸軍貴族武備學校校長,努力改善軍官的訓練工作,增設戰術、軍事曆史等課程,重視培養未來軍官的軍人責任感、無畏精神和主動性。1795年起任駐芬蘭部隊司令和監察員。1798年晉為步兵上將。他還勝利完成了在普魯士的外交使命。在柏林僅逗留兩個月,就把普魯士爭取到俄國一邊反對法國。曾任立陶宛督軍(1799~1801年)和彼得堡督軍(1801~1802年)。1802年失寵,被免去軍職,在自己的莊園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