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意外罷兵1(2 / 2)

“這倒是出乎我的預料。”公孫續看著那些前來領取糧食的窮苦百姓說道:“來人,傳我將令,告知這些百姓,北疆有吃不完的糧食,有大片沒人耕種的土地,隻要他們願意往北遷徙,我北疆軍就會給他們貼補錢糧,到了北疆,我會給他們分配田地。”

此令一出,許多百姓都為之瘋狂,他們隻是想一天兩頓一宿而已,要求不高,可是很少有當權者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孔融一直在努力做到這點,他在內政上是好手,但卻無法抵擋賊寇和外來敵人在軍事上的入侵。

黃巾軍就能讓他束手無策,袁紹就能攻下青州。而戰爭給當地人帶來的都是破壞和災難,這些百姓之所以流離失所,除去是戰事破壞了他們的家園之外,主要還是新的當權者會向他們加重賦稅,征收錢糧,更有甚者會放縱士兵劫掠百姓。

公孫續帶了兩萬騎兵前來,如果爆發大的戰事的話,當地百姓隻會過的更艱難,或許公孫續會約束部下不騷擾當地百姓,但是戰事結束之後,袁紹會將所有的損失都轉嫁到當地百姓身上。

很多窮苦百姓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都來北疆軍軍營這邊報名或是打探更新的消息。公孫續派人去接待這些流民,在應外設立施粥地點,同時派人宣傳北疆的好處。

報名去北疆的百姓都要把自己家的人口數目和其他一些情況交代清楚,然後組隊由北疆軍士兵護送過境,幾天下來,公孫續竟然從樂安,臨淄,濟南等地弄走了十多萬百姓,他的這一動作可算是把袁紹給氣壞了。

袁紹對那些窮苦百姓自然不看重,也不會去憐憫他們,可袁紹需要這些百姓去為自己生產糧食,提供兵員,上交賦稅,若是沒了這些百姓,袁紹占據著這麼大的地盤又有什麼用。

其實一開始袁紹也沒注意到這點,但是他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孫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他的原因。他弄走這麼多人口不是為了自己好就肯定是想給別人使壞。

作為敵人,袁紹明白公孫續這一招是針對自己的,所以他必須去阻止,要不然等公孫續忙好這些事情以後撤走的話,自己想找他說理都難了。

袁紹想出兵去攻打公孫續,可他又不敢,公孫續當初帶著兩萬騎兵在青州降服了百萬黃巾,現在他又是兩萬騎兵,戰鬥力肯定不弱,袁紹覺得自己隻有派出精銳部下才有可能給公孫續造成損失。

可是,公孫續也沒閑著,趙雲又從渤海帶來一萬騎兵助陣,三萬騎兵,和比袁紹手下的騎兵數量還要多上很多。袁紹若是敢出城野戰的花白,恐怕是要吃大虧。

果然,等到趙雲的一萬騎兵進入青州之後,公孫續就兵分三路,以趙雲、太史慈各領一萬騎兵四處攻擊袁紹的大軍的駐紮地點,同時宣傳遷徙北疆的事情,一旦攻下糧倉之後,北疆軍就號召當地百姓前來分糧食,同時告誡他們袁紹會在事後找他們要回糧食,弄不好還會殺人,要想活命,就得去北疆。

公孫續的宣揚確實起到了效果,而且,這些流民和窮苦百姓隻要進入冀州就算是安全了,公孫續率領一萬騎兵沿途巡視,隻要遇到袁紹軍他就會猛烈攻擊,如此就保證了沿途百姓的安全。

七天過後,袁紹再也受不了了,他可以暫時失去冀州,但卻不能失去這些百姓,無奈之下,他隻得想公孫續遞交投降書,這場戰事,他是不想在進行下去了。

袁紹空有大軍卻發揮不出優勢,公孫續進入青州就不是為了跟他打陣地戰和攻城戰,他來這就是來搞破壞的。騎兵的機動力強,運動速度快,公孫續想去哪就去哪,根本不用管袁紹的死活。

袁紹就算派出騎兵去追擊也不能給北疆軍造成什麼損失,搞不好還會被北疆軍給伏擊。

若是這場戰事再不結束的話,袁紹會得到一個空空的青州,到時候公孫續僅僅用後勤就可以壓垮他,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沒有在唉北疆軍強大的軍事力量之前屈服,反而被公孫續的這些手段給擊敗了。

袁紹遞交投降書之後,公孫續這才算是收斂了點,他緩緩從青州收兵,直到所有流民都進入冀州境地之後他才退回冀州,這一仗打的有點烏龍的感覺,但公孫續還是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