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將士的廝殺吸引了兩邊旁觀者的注意,匈奴單於這邊還有兩萬機動力量,不是他不敢一次性全軍壓上,隻是,目前這形勢,還是有必要留下點機動力量以測萬全。
早先派出去拖住選鋒軍的三萬騎兵現在沒有消息傳來,匈奴單於也不確定這三萬能能否攔住選鋒軍,如果讓這兩萬選鋒軍加入戰場的話,對自己這邊可不怎麼有利。
目前的戰場上,北疆軍六萬精銳扛住了匈奴十萬騎兵的強攻,縱使北疆軍再怎麼驍勇善戰,但如果總是這樣處於挨打的局麵的話肯定是不行的,匈奴這邊人數畢竟太多了,北疆軍士兵不一定能撐多久。
好在這些北疆軍也足夠強悍,麵對十萬敵軍,六萬人硬是依靠嫻熟的配合和戰陣打了個平手的局麵,就連匈奴單於,也禁不住讚歎。
公孫續一邊關注戰場,一邊派人四處打探消息,選鋒軍到現在還沒有按照原計劃抵達戰場,說明他們已經被拖住了,至於他們能不能擺脫敵人的糾纏,公孫續倒是很有信心,畢竟是北疆軍最為精銳的存在,隻不過,需要多久才能擺脫,公孫續自己也不確定了。
這些天,選鋒軍將士一直跟蹤匈奴大軍主力,不論是心裏還是生理上都很疲憊,這點道理,公孫續還是知道的,現在,公孫續也隻希望他們能盡早趕到戰場吧,不然,時間一長,自己這邊的六萬騎兵肯定要吃虧。
為了發揮虎賁軍的優勢,典韋已經率五千虎賁步軍下馬列陣,這一次,由於是長途奔襲,所以他們所能攜帶的盔甲兵器有限,好在臨出兵前公孫續也考慮到了這點,他專門征調五千馱馬為五千虎賁軍托運盔甲兵器。
虎賁軍將士人人身穿兩層重甲,比以前少了一層,至於兵器方麵,大部分人手上都拿著大戟或是斬馬刀,另外就是每人身上掛著三四把短斧,其他的遠程攻擊武器有限,他們暫時也用不上。
虎賁步軍陣型中間則是公孫續的帥旗,這是北疆軍最高榮譽和權力的象征,在戰場上,隻要北疆軍士兵看到這麵旗幟,他們就能勇猛衝鋒,所向無敵。
雙方將士交手一個多時辰後,匈奴士兵這邊人數的優勢就體現出來,北疆軍士兵雖然驍勇,但在敵軍不間斷的攻擊下,他們也有勞累的時候。
此刻,匈奴單於終於接到情報,早先派出去的三萬騎兵終於成功攔截住了選鋒軍,雙方正在三十多裏外大戰。
匈奴單於給那邊下了死命令,必須撐住兩個時辰以上,哪怕是拚光了也不能讓選鋒軍進入這邊的戰場。同時,他接連派出騎兵去和右穀蠡王那邊聯係,這邊戰鬥都打響這麼久了,右穀蠡王的影子都還沒有出現,匈奴單於有點生氣了。
終於,在占據了一點優勢的情況下,匈奴單於把目光轉向了正在觀戰的公孫續那邊,公孫續身邊還有五千騎兵,外加五千步兵,這邊戰場要決出勝負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而且,匈奴單於看得出來,北疆軍士兵驍勇異常,就算被擊敗,也很難對其進行大規模殺傷,戰事的重點就在公孫續那邊。
隻要能擊殺公孫續或是搶奪北疆軍的帥旗,這六萬驍勇的北疆軍去騎兵也就失去了繼續抵抗的底氣,若是這一戰真的能擒殺公孫續的話,那匈奴這邊就算是大勝了,之前所損失的一切都能彌補回來。
終於,匈奴這邊留下的兩萬人馬中出動了一萬,這兩萬都是單於親衛,匈奴騎兵中最為精銳的存在,匈奴單於留著這張王牌,就是為了能在關鍵時刻起到大作用。
一萬單於親衛朝虎賁步軍的陣地衝鋒了過去,典韋正在給將士們打氣,其實,虎賁軍哪裏還需要打氣,每戰比衝鋒陷陣,每戰必有死無生,不為獎賞不為名利,隻為公孫續一句戰鬥,虎賁軍將士就能奮勇向前。
沒了弓弩手作為掩護,虎賁軍將士們就隻能讓敵軍靠近了再打,為了減緩敵軍的速度,典韋這邊也是狠了心的將兩千馱馬布置在陣地前邊,而且,這些馱馬都被拴在原地,根本離不開。
匈奴騎兵衝上來就必須避開這些馱馬,要不然就是斬殺這礙事的馱馬,不管怎麼樣,他們都得減緩速度。
公孫續此刻也按耐不住了,老是這麼挨打可不行,他立馬分出兩千騎兵分作兩隊朝掩護虎賁軍步兵,兩千騎兵都彎弓搭箭麵準前方,敵軍進入射程後都紛紛放箭,雖然匈奴人也開始用弓箭反擊,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北疆軍的弓箭收效最大,不過,匈奴人這邊人數這麼多,也確實夠這邊的北疆軍喝一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