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決戰2(1 / 3)

公孫續是最後率軍進入大營的,鮮卑軍的不對一直緊追不舍,在離漢軍大營隻有五裏遠的時候,鮮卑軍的前鋒部隊更是直接就貼上來,不求殺傷敵人,隻求黏住漢軍,好一起混進漢軍大營。

但是公孫續和留下殿後的兩萬人可不是這麼好糊弄的,就在鮮卑軍有貼上來的意思的時候,漢軍就在馬上射箭回擊,不讓鮮卑軍靠近。

就算有鮮卑軍能夠躲過弓箭,但是一旦靠近五十米範圍內的話就會馬上遭到漢軍的標槍的招呼,這玩意可比箭矢厲害多了穿透力強,殺傷力大。

弓箭射程雖然比標槍更遠,但是標槍比箭矢要重上很多,一旦射中敵人,絕對會留下致命的傷口,質量越大,慣性也就越大,這就是標槍的厲害之處。

就算漢軍的回擊是如此的凶狠,鮮卑軍還是不要命的回擊,不要命的貼上來。

就在公孫續留下的殿後部隊衝進大營的時候,鮮卑軍也隻是離了將近三十步遠而已,眼見漢軍大營的大門大開,鮮卑軍前鋒都狂奔而來。

就在鮮卑軍前鋒萬夫長以為自己能夠奪得搶奪漢軍大營的頭功的時候,漢軍大營內突然射出漫天箭矢,鋪天蓋地而來。

跑在前麵的鮮卑軍三千人一下子就被釘在了離漢軍大營二十步遠的地方,雖然還是有悍勇的鮮卑軍想衝上來。

但是,漢軍的弓弩的射擊卻是不停歇的射擊,漢軍大營內,六千弓箭手在前分成三隊,前隊射擊,中隊就準備,後隊調整,前隊射擊完後立馬蹲下後退並抽出箭矢,中隊和後隊上前,輪換射擊。

遠處,三千弩手也是采取這種辦法射擊,弓弩手有條不紊的射擊給騎兵隊伍的回撤贏得了時間,也很好的阻擊了鮮卑軍的前鋒,

半刻鍾不到,漢軍就射出了將近十萬支箭矢,六千鮮卑軍前鋒躺在了漢軍大營前的道路上,鮮卑軍前鋒萬夫長眼見不行,隻得下令回撤。

等檀石槐到了後馬上向檀石槐彙報了這一情況。

檀石槐思考片刻後說道:“如此設計之法雖然可以有效的阻擊我軍,但是對於箭矢的消耗是絕對的要超出平常射擊的四五倍,漢軍大營的箭矢貯存量難以維持這種消耗。

傳令,讓和連把這段時間打造好的軍械全部押解過來,再從大營中調出兩萬大軍,今日我們要一鼓作氣拿下漢軍。”

原來這段時間檀石槐想了很多辦法來攻擊漢軍營寨,自然也打造了不少軍械,其實就是簡易的像戰車形式的攻城車。

有兩個輪子,上麵安上擋箭的木板,三百人合推一輛車,總共打造了將近四百輛。

這主要還是草原的技術太落後,不然要是幽州軍的話,會打造出更厲害的鐵甲車,井欄,木驢,鵝車等公孫續特意和幽州軍中的匠人一起研究出的攻城拔寨的利器。

撤回大營後雙方都統計了自己的損失,漢軍損失了將近三萬多人,但真正的漢軍卻沒有損失多少,仆從軍隻剩下一萬兩千人。

其餘的不是戰死就是潰散,漢軍損失不大,鮮卑軍這邊在騎兵對戰中隻損失了三萬人左右,兩軍相差不大,但是在剛剛的搶奪城門的時候一下就損失掉了六千人

而且都是精銳,這也是檀石槐大意了,派出精銳隊伍粘著公孫續以為會有機會混進去,卻不想公孫續還有這麼一招,讓他招架不急。

和連率援軍來到後鮮卑軍士氣大增,檀石槐馬上安排大軍進攻,有了攻城車的幫助,鮮卑軍的損失少了很多,這次鮮卑軍大營前沒有陷馬坑之類的陷阱。

鮮卑軍很快就進攻到了漢軍大營前三十步的位置,雙方不斷采用弓箭對射,鮮卑軍進攻的部隊有兩萬,人多勢眾,弓箭的射程的劣勢又被挽回,因此在弓箭對射中占了優勢。

漢軍弓弩手也有了不少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公孫續隻能讓弓箭手後撤,檀石槐抓住戰機,指揮進攻的兩萬人繼續向前壓上。

就在鮮卑軍一步步前進的時候,漢軍大營突然大門打開,鮮卑軍一時錯愕,在這種情況下隻有傻子才會打開自己的營門吧。

就算有反擊的機會,但是更大的可能就是被對方趁機攻進去啊。鮮卑軍看到了營門後的一群騎兵,隻有三千人左右,但是人人披甲,而且是黑色重甲,這在鮮卑軍中是從來沒有見過的。